牡丹
三春首出眾芳菲,笑倚東風蹙翠眉。
洛浦未翔要玉佩,湯泉新浴曳袿衣。
無雙可奈傾城恨,第一何堪代命為。
桑柘不花花乍可,清霜誰是不空枝。
三春首出眾芳菲,笑倚東風蹙翠眉。
洛浦未翔要玉佩,湯泉新浴曳袿衣。
無雙可奈傾城恨,第一何堪代命為。
桑柘不花花乍可,清霜誰是不空枝。
春天里牡丹在百花中領先,它笑著倚靠東風,好似皺著翠眉。如同洛水女神未佩戴玉佩飛翔,又像在湯泉剛沐浴后拖著長衣。它無比美麗卻有傾城之恨,位居第一卻難以承受以花名代人命的事。與其讓桑柘不開花,還不如這樣,可到了清霜時節誰又能不枝枯葉落呢。
三春:春季三個月,這里指春天。首出:領先。眾芳菲:眾多的花草。
蹙翠眉:皺著眉,形容牡丹姿態。
洛浦:洛水之濱,傳說中洛水女神所在。要:通“腰”。
湯泉:溫泉。袿衣:古代婦女的一種長衣。
無雙:無比,形容牡丹美麗。傾城:形容女子美貌。
代命為:用花名代人命,可能有相關典故或寓意。
桑柘:桑樹和柘樹。乍可:寧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詩中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春日賞牡丹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對牡丹較為推崇,詩人借牡丹抒發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情感。
此詩主旨是借牡丹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贊美與對其易逝的感慨。突出特點是描寫細膩、意象豐富、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敏銳感知。
寒儒逢景運,報德合如何。
詩客春殘病未興,白頭漫興秪如曾。江蘺彌望空憐晚,甸麥緣貧稍藉登。閒伴海鷗浮浪蕩,醉過鄰叟對鬅鬙。幽情更愛玄真子,漁父詞工和未能。
白發偏憐早,烏紗每恨遲。中年如滿月,已近漸虧時。
曾吟謝客句,
空水共澄鮮。
一寫臨流意,
虛明澹人玄。
廿年舊事吾能記,
古寺秋風聽鹿鳴。
直雀掄才同此日,
來年報捷望諸生。
蟠龍山訪前賢跡,
市駿臺爭上國名。
騰達云霄各努力,
老夫端不愧持衡。
別開小徑入松關,
半在云間半雨間。
紅葉滿庭人倚檻,
一池寒水動秋山。
搖落當寒弱不支,長條空復裊芳池。
經年眉樣渾忘卻,往日心情感獨知。
宮巷蕭條催臘鼓,華林顏色黯春旗。
劇憐月黑風嘶夜,剩有啼烏借一枝。
云霓收壯氣,
星象卷英魂。
賢去人何賴,
才亡世不尊。
論兵虛玉帳,
問俗失朱轓。
自為知音絕,
低回慟寢門。
白云泉上白云亭
京國歸來喜重登
欲試座間誰老健
酒酣先上最高層
奉敕總京儲,
勢殊時亦異。
蓄積猶未充,
冗食如鱗次。
貂珰何紛然,
營營日趨利。
漫勞口舌爭,
空懷祿食愧。
西戎擾邊鄙,
廟堂集群議。
內帑發所馀,
重臣董其事。
憸邪憚遠行,
巧心生百計。
元老鬼蜮資,
極力為之地。
當守俞所請,
是非遂易位。
命下子當往,
敢效懦夫避。
竊恐才識疏,
無以副重寄。
迢迢萬里途,
仰藉天威庇。
報稱期靡躬,
庶幾萬一冀。
作詩示兒襄,
聊以明吾志。
大齊統歷,天鑒孔昭。
金人降泛,火鳳來巢。
眇均虞德,干戚降苗。
夙沙攻主,歸我軒朝。
禮符揖讓,樂契咸韶。
蹈揚惟序,律度時調。
野云情態閒,秋山風骨瘦。
真照也默默而靈,湛存也綿綿而壽。
圓蒲曲木兮清白傳家,老鶴蒼松兮歲寒去就。
老佛眉閒屋漏愁,
殘廊腳下草光浮。
誰能饑坐蘆穿膝,
莫問神通石點頭。
誥書飛下九重天,
同日承恩拜御前。
禮樂遠稽周六典,
聲華肯讓漢諸賢。
錦袍潤浥宮花露,
驄馬驕嘶御柳煙。
莫訝同歸不同路,
誓堅晚節報堯年。
水色長天人世外,
秋風斜日釣舟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