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楊教見和
飯鼓逢逢睡起時,先生弟子總關(guān)扉。
不妨堂下輕騎馬,切莫江頭浪典衣。
且對燈花隨雨落,任從苜蓿列盤稀。
杜陵鄭老襟期在,今昨那能定是非。
飯鼓逢逢睡起時,先生弟子總關(guān)扉。
不妨堂下輕騎馬,切莫江頭浪典衣。
且對燈花隨雨落,任從苜蓿列盤稀。
杜陵鄭老襟期在,今昨那能定是非。
飯鼓聲咚咚響起,我從睡夢中醒來,先生和弟子們都關(guān)上了門。在堂下騎馬緩緩走動無妨,但千萬別到江邊隨意典當衣物。且對著燈花,看它隨雨落下,任憑盤中的苜蓿菜稀少。杜甫和鄭虔那樣的情懷仍在,又怎能判定今昔之事的是非對錯呢。
逢逢:形容鼓聲。
關(guān)扉:關(guān)門。
浪典衣:隨意典當衣物。
苜蓿:一種蔬菜,此處指粗茶淡飯。
杜陵鄭老:杜陵指杜甫,鄭老指鄭虔,二人交好,都有不得志的經(jīng)歷。襟期:情懷、抱負。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清苦的生活狀態(tài)。當時可能社會環(huán)境不佳,詩人或許仕途不順或生活困窘,但仍堅守自己的信念和情懷。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安貧樂道、堅守自我的情懷。其特點是語言平實卻意味深長,借生活場景和典故來抒發(fā)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精神境界。
萬翠千紅錦一張,春秋何處不芬芳。誰教無賴狂風雨,收作年華入鬢霜。
大祀恭傳帝命先,兩人聯(lián)宿省堂年。浮葭淑氣初回琯,燔璧榮光遠燭天。檻近靜移蒼檜月,亭空寒浸碧池泉。連宵促席聞佳話,茗碗蔬盤得共傳。
法云不斷隨高蹤,洗缽寒潭悟毒龍。千歲枯藤四海杖,半山古寺五更鐘。野店馀齋飼饑鳥,參禪直上匡廬峰。才盡三吳又經(jīng)楚,衰草園陵不吊古。暫寄人間未壞身,獨入風林伏嘯虎。夜逢老衲說楞嚴,門掩篝燈正秋雨。
六十霜顛獨感春。曙雞啼罷倦吟身。輕衫且許浣征塵。百甕黃齏天玉女,半生鉛槧墨磨人。聊憑一笑度芳辰。
春風吹滅小檠釭,夢斷爐香結(jié)翠幢。檐外杏花橫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侍者還山修白業(yè),何須門外問三車。微塵有相皆成幻,大道無岐直到家。月滿秋巖收桂子,雪消春澗采蒲芽。阿師弘教成獅子,佇見傳衣后代誇。
地屬元三令,風回更幅蒲。櫓聲攲枕里,燈影到家初。稍覺身何有,行當夢亦無。平生不耕食,五斗欲誰辜。
一夜春寒事可知,海棠無地避風吹。溫泉自向東流去,不管飛紅出禁池。
太白久不返,酒樓猶未傾。當年聊一醉,千載仰高名。隔岸圍山色,憑欄到水聲。風流無賀監(jiān),過客若為情。
鍛鍊新詩數(shù)百篇,郊寒島瘦慕前賢。高山流水知音少,不及人間鬼使錢。
豪杰貴勛業(yè),宗支神堯后。平生白羽扇,郁結(jié)回我首。
狼烽遞驛浩茫茫,遂以孤城為國亡。骨肉空教撐遠目,貔貅何自□巖疆。飛纓慘絕羈南越,寶劍誰能借上方。揮淚汨羅招不得,惱人風雨舊池塘。
城中金鼓晝逄逄,城上高懸首級雙。二十四家同日死,自今休更說招降。
文章百世師,每說韓昌黎。盥手讀遺編,開闔無端倪。乍觀覺雄偉,春市斗晴雞。細觀轉(zhuǎn)清麗,青霄吐虹霓。嗟予蹇劣資,文思苦荒迷。樊怪匪正途,柳奇入旁蹊。崇臺百尺高,借韓以為梯。
稽古堂前雨半天,濛濛山色思依然。幾多心事催霜鬢,零落梅花又一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