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正仲二首 其二
稍稍秋風吹客衣,浮云斜照送將歸。
搖開楚岸蟬方急,行到吳江雁已飛。
直恐相思衣帶緩,無令問訊驛書稀。
一牛鳴地難傾倒,何況山川道路違。
稍稍秋風吹客衣,浮云斜照送將歸。
搖開楚岸蟬方急,行到吳江雁已飛。
直恐相思衣帶緩,無令問訊驛書稀。
一牛鳴地難傾倒,何況山川道路違。
秋風漸漸吹動著友人的衣裳,在浮云與斜陽的陪伴下送你歸去。船槳劃動,楚地岸邊蟬聲急促,行到吳江時大雁已經南飛。真怕因相思而衣帶漸寬,不要讓互通音信的驛書稀少。近在咫尺都難盡情傾訴,更何況今后山川阻隔道路遙遠。
稍稍:漸漸。
送將歸:送你歸去。
吳江:水名,有多處,此處應結合情境理解。
衣帶緩:因相思而消瘦,衣帶顯得寬松。
問訊:問候,互通音信。
一牛鳴地:指距離較近,大約是牛鳴聲能傳到的地方。
傾倒:指盡情傾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知是詩人送別友人胡正仲時所作。當時可能正值秋季,在送別友人的過程中,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不舍與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情感融入秋景之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真摯的友情。
涼風入虛牖,初漏月痕敧。
幽意少人會,息機惟自知。
遠懷許元度,愿學榮啟期。
何處尋真樂,清宵愜所思。
山外原無地,
山頭尚有田。
刀耕農當鍤,
火種野多煙。
灌溉難為力,
榮枯只問天。
傳聞春夏日,
比歲雨綿綿。
頭頂天,腳踏地。
聞鼓聲上來,減多少意氣。
他殺不如自殺,參他不如參己。
森羅萬像,是汝諸人知識。
森羅萬像,是汝諸人自己。
堪笑嵩山破灶墮,既是泥土合成,又要破也墮也。
紫蓋東南久寂寥,石城煙霧壓岧峣。
登臺倦客懷千古,宿內閑人夢六朝。
御苑云浮曾拾翠,舊樓月落尚吹簫。
諸公不說新亭事,目斷空江半日潮。
龍虎帝王宅,鳳凰仙子臺。
六朝遺事冷,八月夜潮回。
隴雁秋仍到,江花晚自開。
憑高一樽酒,何代獨無才。
舟來迎爾婦,詎料肉先寒。
生死登時隔,夫妻執手難。
承祧才一月,歸路又孤棺。
吾道南行處,鵑聲泣夜闌。
梅關新甃磴層層,步入云霄不覺升。昔日鹽車垂耳者,四蹄風雨足奔騰。
廿五里街如砥平,東西行李往來輕。寄聲海外諸番國,王道平平正好行。
剪帛裁成五色幡。
枝頭高掛舞翩翩。
才過谷雨看花日,
恰好東風結果天。
嫩蕊更須人護惜,
柔條為怕鳥銜殘。
倚闌細玩生生理,
可喜矯兒善保全。
湔裙波蘸蘼蕪碧。冷雨釀、新煙寒食。青葉紫柘苞初坼。楊柳杏花巷陌。
春陰重、啼鳩乍寂。才上箔、潤馀芳澤。蠶娘早賽祈生澀。縷縷情絲繅出。
薄言采桂花
終朝不盈掬
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空谷
空谷無佳人
但見樵與牧
六老皤然鬢似霜,
縱心年至又非狂。
園池共避何方勝,
樽酒相歡未始忙。
杖屨爛游千載運,
衣巾濃惹萬花香。
過從見率添成七,
況復秋來亦漸涼。
黃鳥音載好,當春不獨飛。
偶然失群侶,嚶嚶聲轉悲。
盻睞若不定,上下何依依。
精神感同氣,爾友遙來歸。
性悅遂閒止,此意何時衰。
我愿請天帝,使彼永無違。
好處都非外物成,自看不解自心情。
談詩舞著忘垂老,聽梵悲來感宿生。
半口尚沾曾戒酒,終身拌別舊居城。
人家積谷塵皆滿,獨掃明窗花里明。
民勤憐俗儉,
婦女共耕樵。
露粟腰鐮刈,
山蔬背籠挑。
珥渾垂臂釧,
裳偶飾鮫綃。
蓬跣慚相顧,
逢人欲諱苗。
半世書叢里,侵尋兩鬢秋。十行雙目下,一蹶百年愁。屈子沉湘水,賈生謫楚州。此身何所似,風雨一孤舟。
未遂平生志,已衰蒲柳姿。黃粱炊半熟,青漢翅先垂。阮籍窮途淚,嵇康幽憤詩。茫茫天地里,吾道竟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