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為令無狀不能化服奸盜至加之刑僇仲蟠鄉丈不以為過又哦詩以寵之是重某之不肖而播其惡于眾也感愧之劇次韻以酬
漢法在彝鼎,三章豈不嚴。
奸宄恣暴亂,官刑廢舂鉗。
未若箕山翁,頑夫偃風廉。
予慙斯人徒,為容善謙謙。
敺民陷之辟,淫刑視齊殲。
處事禁太速,宜犴非為淹。
丹書對婦泣,職死夫何嫌。
專誅逮垂盡,吾辜倍相兼。
曾聞鄒魯間,禮義人自恬。
商君就有道,絳水驚閭閻。
念此一嘆息,歸來賦陶潛。
南山信崇極,能無刺巖瞻。
漢法在彝鼎,三章豈不嚴。
奸宄恣暴亂,官刑廢舂鉗。
未若箕山翁,頑夫偃風廉。
予慙斯人徒,為容善謙謙。
敺民陷之辟,淫刑視齊殲。
處事禁太速,宜犴非為淹。
丹書對婦泣,職死夫何嫌。
專誅逮垂盡,吾辜倍相兼。
曾聞鄒魯間,禮義人自恬。
商君就有道,絳水驚閭閻。
念此一嘆息,歸來賦陶潛。
南山信崇極,能無刺巖瞻。
漢朝的律法銘刻在彝鼎之上,約法三章難道還不嚴厲嗎?違法作亂之徒肆意暴亂,官府的刑罰如舂刑、鉗刑等都荒廢不用了。比不上箕山的隱者,能讓貪婪的人變得廉潔。我慚愧自己這類人,表面裝作謙遜的樣子。驅使百姓陷入法網,濫用刑罰如同齊國那樣大肆殺戮。處理事情忌諱過于急促,關押犯人也不應太久。犯人對著妻子哭泣,為職責而死又有什么可嫌棄的呢。擅自誅殺到了近乎滅絕的地步,我的罪過加倍累積。曾聽說鄒魯之地,人們因禮義而生活安寧。商鞅推行變法,絳水一帶的百姓都為之震驚。想到這些不禁嘆息,歸來像陶淵明一樣歸隱賦閑。南山確實高峻至極,能不令人仰望而有所批評嗎?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常刻有銘文,這里指律法。
三章:指劉邦的約法三章。
奸宄(guǐ):違法作亂的人。
舂鉗:古代刑罰,舂為女犯服的勞役,鉗為用鐵圈束頸。
箕山翁:指許由,傳說他隱居箕山。
頑夫偃風廉:使貪婪的人變得廉潔。
慙:同“慚”。
為容:裝作某種樣子。
敺:同“驅”。
辟:法,這里指法網。
淫刑:濫用刑罰。
齊殲:可能指齊國歷史上的大規模殺戮事件。
宜犴(àn):指監獄。
丹書:古代用朱筆記載罪犯的文書。
專誅:擅自誅殺。
鄒魯:指文化禮儀發達的地區。
商君:指商鞅。
絳水:地名。
閭閻:泛指平民百姓。
從詩題可知,詩人為官未能教化奸盜之人,反而動用刑罰,友人寫詩相贈,詩人因此感到慚愧而作此詩。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治安混亂、律法執行不力的情況,詩人在履職過程中陷入困境,內心產生了矛盾和愧疚。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反思自己為官的失職,批判社會的不良現象,向往禮義社會。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和對比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士人的心態。
已愛清秋霽景鮮,山明水秀竹娟娟。更來花下成真賞,頓覺飄飄意欲仙。
雪堂楊柳三五株,堂里先生萬世無。伐樹何人成糞土,如聞筑屋復棲烏。柱史秦郎無檢幅,筆端真有大夫辭。追懷耆舊誰能繼,況復賞音黃絹碑。張侯贍蔚氣如虹,字字追還西漢風。歆向俱為泉下士,辭林正派絕流通。陳子真成病乘黃,圜丘一仆殆堪傷。苦吟幽語多奇澀,未免人譏急就章。柯陂潘子骨已冷,文采風流付陸云。不見十年應好在,酒澆邊腹貯皇墳。珍重何家大小山,高文麗賦敵揚班。書來慰藉江頭別,想見園林人外閑。
拜命出瑤京,郎官動列星。馬嘶驚遠道,鵬運起滄溟。越樹連云白,閩山入眼青。到官敷善治,撫字念疲氓。
門巷居連市北橋,期君不見風蕭蕭。馬坡天入云根靜,鶴馭誰同仙子招。懷抱終當投夙好,支離安得并高標。涼原秋早暮容斂,回首崆峒明絳霄。
圣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莫將大道為兒戲,須共神仙仔細推。
玉樹蘭階道韞家,倚聲最喜浣溪紗。鋪成文錦燦于霞。纖手織愁還織夢,素心如月亦如花。幽窗風韻樂清嘉。
巍巍三讓廟,乃在古城阿。日月明袞裳,殿陛列雕戈。萬世尊至德,遺風亙不磨。送君廟下路,吳江秋水波。
邑中有好女,姓秦字羅敷。巧笑美回盻,鬢發復凝膚。腳著花文履,耳穿明月珠。頭作墮馬髻,倒枕象牙梳。姌姌善趨步,袒袒曳長裾。王侯為之顧,駟馬自踟躕。
坐起對涼雨,綠苔生碧階。如何跬步間,竟作萬里乖。遠雁送秋色,白云滿秦淮。所思如鐘山,日夕空自佳。何能一飛墮,翔泳展中懷。
美人為政有輝光,八月乘槎指灌陽。牧守風流新外吏,司農聲價舊中郎。登臺地軸連南嶺,倚檻天河接楚湘。露冕行春帷自褰,看君名入漢循良。
凍雨灑江暝,疾風吹石泐。郊原羆兕吼,窟宅蛇龍厄。持茗者何人,啜對陶彭澤。
檢點琴書欲遠游,無心出岫片云浮。此行聊作看山計,不到邯鄲借枕頭。
兩梁雄跨大江湄,高出云霄控碧漪。天遣騎鯨人去后,淡煙恒似鎖蛾眉。
幽人秋雨后,懶出鳳山門。藜杖空云氣,葛巾多雨痕。輪蹄悲市井,水石夢江村。白酒還君醉,陶然臥竹根。
嫩綠舒新柳,嬌紅上海棠。畫堂春暖惜流芳。料理白香詞譜作閑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