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史伯強
一日抵三歲,子行逾十旬。昔如宮應商,今若參與辰。
力挽殊未來,嘆息寒江濱。附書雙鯉魚,滄波正奫淪。
平生金石交,如子不數人。飽更松桂秋,不羨桃李春。
向來相期處,可但髯絕倫。一朝忽去眼,那能不酸辛。
悠悠世網中,雙鬢各已新。豈無耦耕約,奈此離別頻。
富貴朝露耳,莫負頭上巾。歸來建德國,與子同問津。
一日抵三歲,子行逾十旬。昔如宮應商,今若參與辰。
力挽殊未來,嘆息寒江濱。附書雙鯉魚,滄波正奫淪。
平生金石交,如子不數人。飽更松桂秋,不羨桃李春。
向來相期處,可但髯絕倫。一朝忽去眼,那能不酸辛。
悠悠世網中,雙鬢各已新。豈無耦耕約,奈此離別頻。
富貴朝露耳,莫負頭上巾。歸來建德國,與子同問津。
一天就像三年那么漫長,你出行已超過百日。過去我們像宮音和商音那樣和諧,如今卻如參星和辰星難以相見。我盡力想挽回卻未能如愿,只能在寒冷的江邊嘆息。我寄信給你,此時江水正波濤洶涌。一生之中像金石般堅固的朋友,像你這樣的沒幾個。你飽經歲月如松桂傲立秋霜,不羨慕桃李的短暫繁華。過去我們相互期許的地方,豈止是你美髯絕倫。一旦你忽然離開我視線,怎能不讓我心酸。在這紛繁的塵世中,我們雙鬢都添了新白發。難道沒有一起耕種的約定嗎?無奈離別如此頻繁。富貴如朝露般短暫,不要辜負頭上的頭巾。等你回到建德國,我與你一同探尋人生的渡口。
一日抵三歲:形容時間漫長,思念之切。
子行逾十旬:你出行超過一百天。
宮應商:古代五音中宮音和商音相互應和,比喻關系和諧。
參與辰:參星和辰星,此出彼沒,永不相見,比喻分離。
雙鯉魚:指書信。
奫淪:水波蕩漾的樣子。
金石交: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
飽更松桂秋:經歷了很多像松桂在秋天那樣的艱難歲月。
髯絕倫:胡須絕美出眾。
世網:塵世的束縛。
耦耕:兩人并耕,泛指農事,也有隱居之意。
頭上巾:指代閑適自在的生活。
問津:探尋渡口,比喻探尋人生方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史伯強是好友,史伯強出行多日未歸,詩人在江邊思念友人,由此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牽掛和對友情的重視,同時也流露出對塵世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友情的珍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
昔向三關去,今從五岳歸。紅顏辭子女,白首見庭闈。任俠成何事,游仙亦覺非。歲寒行役苦,將子念無衣。
夜聞雷雨過前峰,忽見浮圖在眼中。最喜江城增勝槩,卻愁山鬼妒成功。白云影護無聲瀑,碧海光搖不霽虹。東望怡亭西劍井,路人傳讖定應同。
赤水丹山隔兩塵,麻姑書信莫辭頻。久知鴻寶飛騰術,獨許青云磊落人。賓戲能消春晝永,茗香聊試石泉新。東風回首毗陵道,重擬攜書與卜鄰。
林空月已沈,雪落風未掃。束裝事晨征,之子涉遠道。心知馬上人,萬象入腹稿。髯奴亦可人,行李伴幽討。塵中無此客,風云滿懷抱。逢辰則伊呂,不然商山皓。如何苦憔悴,薇蕨不得飽。前身孟浩然,后身窮賈島。三生紙上形,千古笑枯槁。向來富貴骨,露濕原上草。百年等一夢,翻覆無丑好。那知風雪癯,不是蓬山老。所以荊和璞,一笑幾絕倒。
天上同明月,爭憐再閏難。山中無歷日,虛作九秋看。木落光初滿,霜深影較寒。清輝曾不異,莫惜重盤桓。
我豈規彭澤,茲籬偶在東。悠然見山處,仍向菊花叢。
五里十里銷磨盡,千蹄萬蹄來往蹤。古今不是不經歷,踏破青山重復重。
杏花楊柳夾扶疏,送客澄江煮白魚。紫艷葡萄千日酒,白藤花匣萬言書。豐城劍出應雙躍,罍觀緣多目獨居。待爾他年拂衣日,看予渡海跨青驢。
幽棲遠愧王官谷,脩褉誰誇內史亭。青壁舊藏高士傳,草堂今映少微星。茶烹石鼎分泉味,井問丹砂識地靈。應是漁樵能混跡,十年江漢任飄零。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
心親千里不辭遙,咫尺衡門接市橋。萬卷舌端真歷歷,一丘胸次更囂囂。平生學道著功深,世事縈人負此心。賴有關西門下士,洛川流派得重尋。屹屹龜山障末流,藩墻一望渺無由。胸中萬里平生事,肯蹋尋常只么休。兩翁相對語更闌,想見風生席石間。詩就南枝三轉鵲,樽前秋月半銜山。殘書倦展水沉燒,那有堂前學子嘲。臥讀蕭陳秋夕句,不知煙暝鳥爭巢。凜凜臞仙千載人,當年許卜一枝鄰。天高鬼惡堂堂去,誰識渠儂不壞身。不見陳公歲又除,七峰深處食無魚。終煩指似龜山路,會使人疑得異書。一筇楚尾見春風,遙想詩成顧盻中。心逐孤云天外去,恍疑身在大江東。沙界豪端久自知,筆鋒一戲更何疑。江南春色花千里,幻入幽人半幅詩。風雨交交耿夜燈,天涯兄弟對床聽。莫嫌詩作江南語,一夢家山眼亦青。
花暗重門燕繞梁,珠簾高卷郁金堂。香云縹緲來青瑣,初日玲瓏照寶妝。蜀錦晝長鋪翡翠,吳綾春暖臥鴛鴦。含情飲恨風流盡,笑殺羅敷自采桑。
四七之交龍斗野,九圍版籍歸真主。迢迢天上客星孤,長據桐江一勺水。玄黃屢劫幾經春,漢鼎如何及釣綸。東京舊業今何在,百尺云臺久化塵。
行過多歧又問歧,云林深處到來遲。寺僧相見不相語,自對斜陽讀斷碑。
□日過人日,開關始一游。天運長不息,新萌亦復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