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普照山有懷宛陵陳丈侍郎二首 其一
登臨才昨日,時序亦匆匆。
敗幕無巢燕,寒空有斷鴻。
老懷空對月,病骨不禁風。
遠水澄寒練,令人憶謝公。
登臨才昨日,時序亦匆匆。
敗幕無巢燕,寒空有斷鴻。
老懷空對月,病骨不禁風。
遠水澄寒練,令人憶謝公。
昨天才登山游覽,時光卻過得匆匆。破敗的帷幕下已沒有筑巢的燕子,寒冷的天空中有失群的孤雁。我滿懷愁緒只能空對明月,衰弱的身體禁不起寒風。遠處的江水如清澈的白練,讓我不禁想起了謝公。
時序:時間的先后,季節的次序。
敗幕:破敗的帷幕。
斷鴻:失群的孤雁。
練:白色的絲綢,這里形容江水清澈如練。
謝公:一般指謝朓,南齊詩人,善寫山水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登山時,看到冬日的蕭瑟景象,聯想到時光流逝、自身的衰老,同時可能因眼前景色想起了宛陵陳丈侍郎,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時光易逝之感和對友人的懷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擊節悲歌,珊瑚碎,醉揮鐵尺。恨孱王,坐看狂虜,長驅直入。北固濤聲猶似昔,辛郎才氣誰堪敵。悵登臨何處望神州,憑欄客。丹楓老,秋月白。百感并,群憂集。漫樽前磨洗,前朝折戟。拂袖恥捫王猛虱,過江來訪寄奴宅。把平生蕩氣與回腸,橫吹笛。
得汝憐貧憊,新詩慰藉多。病添仍藥餌,身在且兵戈。拙信乾坤戲,狂堪日月多。無勞駭容鬢,吾已會高歌。
啟戶竟何之,行行空自知。三休林下徑,獨照島邊池。日落云根透,風搖竹影移。都因心想憩,嬴得目前機。
溪邊且種刺史柳,園里未栽懷縣花。若有故人來問字,浮圖西畔綠陰斜。閒里光陰趣漸長,下簾深護一爐香。游心華藏眾香國,絕勝爭名翰墨場。
肌薄少滋腴,色淺非丹翠。不懼越王羞,寧懷秦后珥。傍檐葺寒草,循場啄馀穗。且欣大廈成,焉須鴻鵠志。
數株霜后菊,作意破玄冬。色帶江霞麗,香浮朝露濃。短籬非所托,瑤席故相逢。桃李渾無賴,迎春獻媚容。
六等勝如誅獨柳,二張縱活亦何顏。太師死后猶書法,水部刑章托頌間。最憶海青投樂器,絕憐甄濟隱青山。中興碑下奸臣懼,天道何嘗不好還。
雪竇山人去幾秋,彈琴東市亦風流。相思最是耶溪月,夜夜清光為我愁。
二月江南花正開,山光欲翠水浮苔。綠陰到處還堪賞,不厭扁舟日日來。
唯我習靜者,登君學靜齋。竹陰籠小徑,草色上閑階。默對芳春景,漸消遠客懷。吟馀清興愜,鳴鳥更喈喈。
草迷花徑煩調護,波泊蓮塘欠節宣。
城郭迢遙雉堞危,新添四面壯威儀。日華煖映青油幕,云氣時分赤羽旗。塞口古河非禹跡,冢邊荒寺有唐碑。正南回望家山遠,掛席三江未可期。
至后百五日,堂齋風雨深。越鄉寒作食,溟海氣長陰。身事南陽役,神京北望心。采薪纏日月,發已不勝簪。
曉雨微茫水接天,隔江茅店有炊煙。杖藜獨上沙頭路,猶記當時趕渡船。
使君何事立暝途,陌上城南跡已無。不是羅敷能媚客,人生難免有踟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