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禱雨猶未應也數語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 其一
誰令旱魃逞神奸,悵望西疇一雨慳。
日永六龍方緩轡,天高九虎政當關。
不論賦入今難辦,見說流移昔未還。
地上小臣真蟣虱,禱祈無效祇慚顏。
誰令旱魃逞神奸,悵望西疇一雨慳。
日永六龍方緩轡,天高九虎政當關。
不論賦入今難辦,見說流移昔未還。
地上小臣真蟣虱,禱祈無效祇慚顏。
是誰讓旱魃施展邪惡的伎倆,惆悵地望著西邊的田地,一場雨都如此難得。日子漫長,太陽的六龍車正緩緩前行,天高難及,九虎把守著天門。且不說如今賦稅難以征收,聽說過去流亡的百姓還未歸來。我這地上的小臣就像蟣虱一樣渺小,祈禱求雨沒有效果,只有滿臉羞愧。
旱魃(bá):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
西疇(chóu):西邊的田地。慳(qiān):缺少。
日永:白晝漫長。六龍:傳說太陽乘車,駕以六龍。緩轡(pèi):放松韁繩,指緩慢前行。
九虎:神話中守衛天門的神獸。政:通“正”。
賦入:賦稅收入。
流移:流亡遷徙的百姓。
蟣虱(jǐ shī):比喻微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旱災嚴重的時期。當時社會面臨干旱問題,百姓生活困苦,賦稅征收困難,詩人作為小臣,為百姓祈禱求雨卻無果,內心充滿焦慮和愧疚。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旱災下百姓的艱難和詩人的憂慮。其特點是將神話與現實結合,情感表達真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生動展現了特定時期官員對民生的關注。
空簾斜日蛛絲滿。鴨爐煙冷香痕斷。
何處問歸期。聽風聽雨時。
愁和天共遠。離恨難消遣。
塵夢到長安。馬嘶秋塞寒。
太室登封地,言攜寶鏡求。云笙過子晉,星鶴下浮丘。石髓春杯服,仙床夜枕留。箕山知不遠,兼得訪巢由。
東岱摽秦觀,遙空青未休。雞鳴看日出,策秘想函求。霧闕中天峻,黃河足下流。稷丘君若在,吾與擁琴游。
翠壁五千仞,山經昔所論。不愁攀鐵鎖,深欲倚云門。日月雙崖照,星辰萬壑翻。修羊懸石榻,時嘯洗頭盆。
紫帶瀟湘水,青高翼軫天。五峰搖素月,九井散靈煙。玉髓春山好,金芝福地偏。南巡無舜轍,花路想依然。
玄岳留青塞,迢遙未得攀。虎風吹桂綠,龍月照芝斑。棋石春臺靜,琴空暮嶺閒。毋禽煩報語,行覓雁門關。
卜婚千里鳳凰飛,玉潤人如衛玠稀。
日暖渡江持橐至,春深隃嶺迓輪歸。
重來鈴閣臨朱鳥,新佩銀章向紫薇。
誰似世臣今四岳,君王咨爾正垂衣。
參差歌吹動離舟,
宮女張帆信浪流。
轉盡柳堤三百曲,
夜橋燈火看揚州。
貪。
秋菊春蘭一手拈。
揚州月,獨占不分三。
墜芬閒與仙人掃,瘞罷群芳制艷銘。
大塊文章風里絮,美人身世水中萍。
馀暉冉冉留高閣,別夢依依到短亭。
縷縷游絲花片惹,愁聞檐馬響東丁。
寒食風煙錦屏下,
憑高把酒興何如。
滿川桃李方妍媚,
不忍重為風破除。
絕景人間認未真,六橋花柳幾回新。那知戊午中秋月,不照嚴州典教人。湖水湖山空悵望,天晴天雨未須嗔。明朝再有撩詩景,橫海潮頭白涌銀。
談笑西湖未寫真,老懷秋半為誰新。回峰曲澗多藏寺,細雨濃煙更可人。湖艇有情還欲泛,中秋無月底須嗔。西來一脈桐江水,照見先生鬢腳銀。
何處逢人話迫真,浮云過眼日相新。蒙頭晚雨愁孤旅,屈指晨星見幾人。有口舊嘗龍井美,無錢剛被酒家嗔。容知他日嚴灘月,不瀉天河一帶銀。
臥病危城日百驚,劇憐身死太無名。
焦頭詎解中朝禍,泣血徒傷下士情。
九廟鑒觀應不遠,諸君功罪豈難明。
上方有劍無人請,慚愧平陵折角生。
尊前依約認三公。
偎紅還倚白,并蕊卻丫開。共比鴛鴦錦,寧知冰玉荄。
同心臨碧水,分影拭瑤臺。歲歲東風好,秾華此借媒。
二仲堪談宋,雙姬謾擬喬。由來君子重,羞逐麗容銷。
色萃三峰秀,香傳太液迢。相看兩不語,猶恐涉塵囂。
徐氏城東辟澹園,
入門藤石古風存。
池灣徑曲通幽勝,
遙望江山景物繁。
草木區萌遂,禽蟲乳孳多。
獨吟還自放,晚起且誰何。
鄰里稀相接,樵蘇也不過。
贅疣容圣世,敢復恨蹉跎。
兔走烏飛一剎那,
六旬歲月等閑過。
逢人怕聽關心話,
道我年來白發多。
南開大府控滄流,愛客能同此獻酬。
飛蓋宴游今鄴下,登樓賓從似荊州。
涼生觱篥孤城夕,露滿蒹葭二水秋。
明月漸圓人漸醉,尊前還欲拂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