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按云陂莊還宿舊州寺懷松楸作
不學老農稼,而為田舍翁。
劬勞方軫慮,定集竟何功。
心惻焄蒿氣,時寒疾甚風。
年時尚壇祭,廢絕意奚窮。
不學老農稼,而為田舍翁。
劬勞方軫慮,定集竟何功。
心惻焄蒿氣,時寒疾甚風。
年時尚壇祭,廢絕意奚窮。
我沒有像老農那樣從事耕種,卻成了田舍老翁。辛勤勞作正讓人憂慮,最終又能有什么成果呢?心中因祭祀的氣息而傷感,時節寒冷,風像疾病一樣侵襲著。往年還有壇祭,如今廢止了,這遺憾哪里有盡頭啊。
劬勞:辛苦勞累。
軫慮:憂慮。
焄蒿:祭祀時祭品所發出的氣味,后引申為祭祀。
壇祭:在祭壇上進行的祭祀活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社會變遷時期,傳統祭祀活動逐漸廢絕,自身雖有農事經歷卻無顯著成果,在這種情況下,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發內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勞作無果和祭祀廢絕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期人們對傳統消逝和生活無奈的情感。
傳語李君勞寄馬,
病來唯著杖扶身。
縱擬強騎無出處,
卻將牽與趁朝人。
渺渺江陵道,
相思遠不知。
近來文卷里,
半是憶君詩。
秋思太白峰頭雪,
晴憶仙游洞口云。
未報皇恩歸未得,
慚君為寄北山文。
上人處世界,清凈何所似。
似彼白蓮花,在水不著水。
性真悟泡幻,行潔離塵滓。
修道來幾時,身心俱到此。
嗟余牽世網,不得長依止。
離念與碧云,秋來朝夕起。
歸騎紛紛滿九衢,
放朝三日為泥涂。
不知雨雪江陵府,
今日排衙得免無。
宮漏三聲知半夜,
好風涼月滿松筠。
此時閑坐寂無語,
藥樹影中唯兩人。
千里故人心鄭重,一端香綺紫氛氳。
開緘日映晚霞色,
不如縫作合歡被,寤寐相思如對君。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殘紅零落無人賞,雨打風摧花不全。
諸處見時猶悵望,況當元九小亭前。
嫁得梁鴻六七年,耽書愛酒日高眠。
雨荒春圃唯生草,
誰知厚俸今無分,枉向秋風吹紙錢。
世緣未了治不得,孤負青山心共知。
愁君又入都門去,即是紅塵滿眼時。
庭前盡日立到夜,
燈下有時坐徹明。
此情不語何人會,
時復長吁一兩聲。
欲尋秋景閑行去,
君病多慵我興孤。
可惜今朝山最好,
強能騎馬出來無。
何處風光最可憐,
妓堂階下砌臺前。
軒車擁路光照地,
野人不敢求他事,
唯借泉聲伴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