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絕市無肉舉家不免蔬食因書數語 其二
山園秀色故堪餐,明月批來白玉盤。
小縣經年常乏俸,頹墻過午尚懸單。
婦興舉案齊眉嘆,婢媿添薪墨腕看。
無肉縱令人解瘦,卻宜相對碧檀欒。
山園秀色故堪餐,明月批來白玉盤。
小縣經年常乏俸,頹墻過午尚懸單。
婦興舉案齊眉嘆,婢媿添薪墨腕看。
無肉縱令人解瘦,卻宜相對碧檀欒。
山間園圃秀麗景色本就可當作食物,明月映照仿佛端來白玉盤。小縣城常年缺少俸祿,過了中午破舊的墻上還掛著空蕩蕩的袋子。妻子起身,像孟光舉案齊眉那樣感嘆生活艱難,婢女慚愧地看著自己添柴弄黑的手腕。縱然沒有肉讓人消瘦,卻適宜與碧綠的竹子相對。
堪餐:可以當作食物。
經年:常年。
乏俸:缺少俸祿,指生活貧困。
懸單:掛著空蕩蕩的袋子,形容貧困。
舉案齊眉:指妻子為丈夫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媿:同“愧”。
檀欒:竹子的美稱。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在小縣城任職期間,當地經濟不發達,詩人俸祿微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寫下此詩記錄生活的清苦。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生活貧困,突出特點是在困境中仍能發現美好,保持高雅情趣。它展現了詩人安貧樂道的精神,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面對艱難生活的一種態度。
幾曾磬折羨王侯,萬感中宵詠四愁。牛鬼于今成自笑,羊車何日得同游。人間難報唯青眼,醉里悲歌速白頭。即趁秋風遠相訪,莫書咄咄且休休。
萬里燕山道,花開不見春。閨中兒在腹,何日替爺身。
無限都人哭鼎龍,年多澤久似仁宗。愁來一樣黃昏雨,天上人間自不同。云黯天低結暝陰,孤燈對影夜沉沉。可憐一曲村田樂,猶是堯民擊壤音。
愛讀仙經沐道風,碧窗時叩紫陽鐘。為逢節假無祗應,寫了黃庭日未舂。
巍然開濟兩朝勛,信矣才難十亂臣。原廟固應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和熹未圣猶貪位,明德雖賢不及民。月落風悲天雨泣,誰將椽筆寫光塵。未報山陵國士知,繞林松柏已猗猗。一聲慟哭猶無所,萬死酬恩更有時。夢里天衢隘云仗,人間雨淚變彤帷。《關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詩。
一歲今除夜,半生歸假借。酒罷心無著,彌勒當來下。歲月堂堂白發催,偶然一瞥似天雷。山河大地光中現,斗柄回寅春又來。
三韓當日欲全收,萬里辭家報國仇。捧詔但思期滅賊,出邊寧想及封侯。揮戈汶上三回捷,借箸關門兩度秋。落魄歸來馀一劍,壯懷今喜為君酬。
芳樹垂巖暗,叢篁傍石低。虹流雙澗遠,笏卓數峰齊。棋許高人對,琴教小豎攜。湖山皆秀麗,無處不堪題。
近識匕山子,居然三楚賢。竹林時偃蹇,蘭澤恣夤緣。莫謂覆盆下,還期揚策前。谷回鄒子律,喬木看鶯遷。
偶逢溪上友,因造竹間亭。路徑通幽寂,煙云入杳冥。坐來清客思,題處有僧名。最喜安巢鳳,朝朝刷錦翎。
本是瑤臺第一枝,謫來塵世具芳姿。如何不遇林和靖?飄泊天涯更水涯。
冥冥花霧擁回廊,冉冉猩紅隔畫墻。按譜更誰爭有韻,失評空自說無香。莫燒銀燭驚春夢,好障丹紗護曉妝。仙種北來初識面,臨風?醉九霞觴。
壁間衛玠眉目是,膝下枚皋言語真。縱使無情似郎主,那能對此不沾巾。
蓮社葉心期,談禪辨辟支。觀空聊指月,照寂更窺池。發論魚潛聽,忘言石已知。悠悠對揮麈,云霧豁然披。
誰剪瓊花促未停,海云籠日上蒼冥。地宜麰麥三回白,山露芙蓉幾仞青。寒溜不妨和漏滴,春蠶猶愛隔窗聽。江湖此夜看牢落,應有高人睡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