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畢歸之
倒墨扶周復古文,清輝萬丈醇乎醇。
七篇奧義遠相繼,六代潛光今又新。
字假通才識魚魯,車慙寡學改金銀。
異書喜得君無靳,此道中興知有人。
倒墨扶周復古文,清輝萬丈醇乎醇。
七篇奧義遠相繼,六代潛光今又新。
字假通才識魚魯,車慙寡學改金銀。
異書喜得君無靳,此道中興知有人。
揮灑筆墨秉持周朝復古文風,其光輝純凈美好且光芒萬丈。《尚書》七篇奧義一脈相承,六朝潛藏的光輝如今又煥新。借助通才才能識別魚魯之誤,慚愧自己學識淺薄難辨金銀之異。欣喜得到奇書你毫不吝惜,知道這文學之道中興有人。
倒墨:揮灑筆墨。
扶周:秉持周朝的理念或風格。
復古文:恢復古代的文風。
醇乎醇:形容非常純粹美好。
七篇奧義:可能指《尚書》中的七篇有深刻奧義的篇章。
六代:指六朝時期。
潛光:潛藏的光輝。
魚魯:指文字因形似而產生的錯誤,如“魚”和“魯”字形相近。
慙:同“慚”,慚愧。
異書:奇書。
靳:吝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復古文”可推測當時可能文學創作存在追慕古代文風的潮流,詩人可能身處這種文學氛圍中,對復古文風極為推崇,與友人交流文學、分享奇書,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復古文風的倡導和對文學傳承的關注。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它反映了當時文學創作的一種傾向,在研究當時文學思潮方面有一定價值。
聞說丹河地,孤城海上開。鹵煙出市井,潮影動樓臺。漢使傳宣過,夷官入貢來。皇華歌送客,應閱出群才。
即有殊方勝,其誰共討探。鼠應窮技五,狙亦賦朝三。歸夢潮來去,離蹤海北南。還將天外信,遙寄榻邊談。
東吳七月暑未艾,川云忽興天晝晦。蔽空雨點弩發機,平地成渠屋穿背。早禾玉粒自天瀉,村北村南喧地碓。大牲如阜酒如江,相喚龍祠作秋賽。八月暑退涼風生,家家場中打稻聲。穗多粒飽三倍熟,車軸壓折人肩赪。常年縣符鬧如雨,道上即今無吏行。鄉閭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饜豬羊烹。蓐收功成將整駕,萬頃黃云收晚稼。公私逋負一洗空,懷抱喜看兒婭姹。從來婚聘不出鄉,長自東家適西舍。年豐人樂我作詩,朝耕夜織誰能畫。
二氣俱生處,周家正立年。歲星瞻北極,舜日照南天。拜慶朝金殿,歡娛列綺筵。萬邦歌有道,誰敢動征邊。
我里誠云樂,公今況釋勞。秋莼不下豉,霜蟹恣持螯。林靜來晨燎,江喧入夜濤。功成奮嘉藻,寧欲傍離騷。
為語棲霞子,朱明石閣中。象棋柯斧爛,龍鼎汞丹烘。醉枕麻姑秘,閒房仙女東。客從人世去,飛錫又誰同。
暑往寒來春復秋,細推今古事堪愁。漢家簫鼓空流水,晉代衣冠成古丘。舉世盡從愁里老,何人肯向死前休。人生寶貴須回首,萬事風波一葉舟。
颯颯西風灑面涼,新詩吹到木樨香。樗材也荷如椽筆,應是先生善善長。偶經小劫謫塵寰,不食丹砂自駐顏。伏櫪休嫌無伯樂,天留名士住名山。晴窗馀事寫黃庭,換得鵝群滿蓼汀。分付小童安筆硯,墨池深對遠山青。
思量世事,幾千般翻覆,是非多少。隨分隨緣天地里,心與江山不老。道在天先,神游物外,自有長生寶。洞門無鎖,悄無一個人到。一條柱杖橫肩,芒鞋緊峭,正風清月好。驚覺百年渾似夢,空被利名縈繞。野鶴縱橫,孤云自在,對落花芳草。來朝拂袖,誰來南岳尋我。
倚欄曾此望滄溟,延頸移時類鶴形。別后幾回關夢寐,終求精筆寫丹青。
屈節從長也大拚,雪堆斷臂仰高寒。鐵牛鞭起熊峰下,一吸黃河徹底乾。
幽居悟前疲,寡欲得身健。筮之此何祥,厥繇無水困。
江南殘夢晝厭厭,愁逐年華日月添。鶯燕不來春又去,落花微雨下重簾。
游仙聚靈族,高會層城阿。長風萬里舉,慶云郁嵯峨。宓妃興洛浦,王韓起太華。北徵瑤臺女,南要湘川娥。肅肅霄駕動,翩翩翠蓋羅。羽旗棲瓊鸞,玉衡吐鳴和。太容揮高弦,洪崖發清歌。獻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揔轡扶桑枝,濯足旸谷波。清輝溢天門,垂慶惠皇家。
華亭孫太史,夏宴敞林堂。池上鶯吭滑,琴中水調長。行杯方瀲滟,落日太匆忙。醉息陰陰木,無煩風灑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