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漁舍
漁家在何許,踳駮巖下石。
花樹幾株芳,湖山數峰碧。
窊樽亭遂古,雙闕天自辟。
錦繡入茨舍,藤蘿封筀柵。
吾為江上游,形苦世間役。
心馳定沙步,舟行過簷隙。
浪翁底鐫銘,太尉此居宅。
豈若斯人徒,風云相主客。
漁家在何許,踳駮巖下石。
花樹幾株芳,湖山數峰碧。
窊樽亭遂古,雙闕天自辟。
錦繡入茨舍,藤蘿封筀柵。
吾為江上游,形苦世間役。
心馳定沙步,舟行過簷隙。
浪翁底鐫銘,太尉此居宅。
豈若斯人徒,風云相主客。
漁家在哪里呢?在那錯落不齊的巖下石旁。幾株花樹散發著芬芳,湖光山色中幾座山峰一片碧綠。洼形的酒樽所在的亭子是遠古就有的,雙闕般的山峰是大自然自行開辟。錦繡般的景色映入漁家茅屋,藤蘿封住了竹編的柵欄。我在江上游覽,身體苦于世間的勞役。心早已飛馳到那平靜的沙岸,船行經過屋檐的縫隙。浪翁曾在這里鐫刻銘文,太尉也曾在此居住。但怎能比得上這些漁家之人,與風云相伴為主客。
踳駮:同“舛駁”,錯落不齊的樣子。
窊樽:洼形的酒樽,這里指形狀像酒樽的亭子。遂古:遠古。
雙闕:指形似宮殿前雙闕的山峰。
茨舍:用茅草、蘆葦等蓋的屋子,即茅屋。
筀柵:竹編的柵欄。
沙步:沙灘邊停船處。
浪翁:指唐代詩人元結,自號浪翁。鐫銘:鐫刻銘文。
太尉:未明確所指何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江上游覽時,看到漁家寧靜的生活場景,聯想到自己為世間勞役所苦,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漁家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漁家閑適生活的向往,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優美,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追求。
細雨潤園蔬,蔬甲一時如鏃。插槿籬門還閉,有高人睡足。
竹溪是處筍成林,新筍青于玉。倦向溪邊小坐,已塵襟都浴。
物與人同老,蘆花也白頭。晚鴉猶媚日,霜菊正矜秋。歷盡炎涼態,甘從浪莽游。西溪山色好,稱意蕩閑鷗。
松竹藏名剎,僧房別徑通。橘黃分佛供,糕白啟齋充。共羨幽棲樂,相看逸興濃。出門逢老衲,笑語入蠶叢。
太華岧峣曉正蒼,真源遙溯氣靈長。
五材并用知金肅,萬寶初收識白藏。
呼吸幾人能入座,兒孫列岫盡成行。
西南正有三年克,早晚欃槍掃鬼方。
如窺如奮寂無聲,炯炯雙瞳映日晴。
猥爾形容千古重,因知天地一毛輕。
健為胎骨人稱雅,淡作精神鳥亦驚。
堪羨前人留色相,雄心難與畫工評。
南苑鑾輿駐,西山肅隊迎。
晚霞浮紫氣,歸獵競寒聲。
幕火繁星雜,林霜玉漏清。
衰頹靡寸補,夢寐亦怔營。
情刀無斸。割盡相思肉。說后說應難盡,除非是、寫成軸。
帖兒煩付祝。休對傍人讀。恐怕那懣知后,和它也淚瀑漱。
崇祠孤涌萬峰裹,白晝冥冥亂煙鎖。
客行畏濕此少休,茶灶松房安插妥。
圖書萬卷藏何處,但見靈臺一寸炬。
靜坐不覺身墮空,乾坤儼另辟門戶。
偶噎何至并食棄,勿怪紛紛來群議。
雖有功臣如姚江,已成鐵案難翻異。
大江東去路日苦,泥陷沙沈詎堪數。
果得惺惺常此居,亦勝荒蕪一片土。
俗易風移至治蒸,士民鼓舞頌岡陵。
群然華祝三多愿,果爾門迎五福增。
宰邑忻歌蠶績著,躋堂喜把兕觥稱。
六旬甲子來年足,百歲期頤瑞可徵。
得路青云,丹墀獨對,醉歸春滿瓊林。花縣天曹,黃堂五馬,清政化到如今。鴛湖此別,意應與、湖水同深。行瞻鳳闕,立待金門,宮漏沉沉。
龍樓瑞旭才臨,瑤階奏績,榮振朝簪。猶記當時,御爐香里,曾聽臚唱綸音。九重云表,重瞻戀、頃刻千金。三呼華祝,咫尺天顏,一片丹心。
清歌美酒殷勤勸。莫匆匆分散。九年光景,八年已過,一年將半。來來往往,河陽桃李,春風開遍。只愁他、此去升騰速,凄涼花縣。
豆熟蚤粳香,菱老芋肥蓮實。原野桑麻相映,總陽春馀澤。休言政拙與心勞,賦足民安逸。欲問使君心事,聽兒童歌拍。
清秋節。疏雨涼風梧葉。千里冥鴻催曉發。悵江云海月。回首琴堂疏越。人在金門玉闕。記取歸期何日接。葉梅花似雪。
前不搆店,后不迭村。
當陽坐斷,上下平分。
更看直透云霄之頂,獨步乾坤。
少年為學已名家,才折丹枝病可嗟。節帶冰霜凌萬竹,文含風露麗于花。也憐美玉猶存璞,人恨良金未出沙。賴有隱居如谷口,直將高意抗青霞。
君家幽寂似山家,聞者其誰不見嗟。閉戶幾多閑日月,掃園有限舊煙花。書窗燕坐琴橫石,吟徑徐行杖卓沙。壁有謝公題好句,國人方此識馀霞。
碧瓦春城十萬家,可憐夫子獨堪嗟。園林猶有前朝木,冠蓋難尋故主花。亭瞰夕陽鄰古剎,池通野水見晴沙。天然操尚無塵滓,合住蓬萊弄綵霞。
臺城風大,撼闌干百尺,淚珠盈斛。醉眼人來山川醒,只有斜陽滿目。
鐘阜東蟠,大江西上,六代摧喬木。寒鴉作語,數聲啼下江竹。
卻憶翠輦南巡,層巒寫詠,憑吊南朝曲。鐵馬金戈無限恨,幻了中原棋局。
海舶千屯,吳天一發,愁見胡睛綠。雞鳴客去,埭前三兩茆屋。
來城常作客,向寺即如家。
佛子住才去,閒房飛供花。
江秋欣見葦,野暮厭聞笳。
憶得前相送,云山各靡涯。
小人難與作緣,
惡食不妨志道。
猶勝杜陵岳陽,
一飯欲從人討。
曉倦起來遲,已是蜂衙將散。燕子一雙私語,落銜來花瓣。
云頭雨過響棱棱,打檐花冰綻。又早半天晴碧,寫峰巒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