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 其十二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朔風殷空夜飛霰,百萬玉龍交曉戰。茫茫天地如大荒,只有行波蒲一片。推篷四望眼光眩,倒浸玉扉水中見。卻疑馮夷宴未終,舞女猶持白鸞扇。
鄂渚分云樹,春城帶雨長。惜哉形勝地,河岳空金湯。
寒梅宜與竹交加,沒骨圖新對客誇。翡翠剪翎分作葉,守宮流血點成花。美人君子同千里,明月清風自一家。威鳳不來么鳳悄,卻因客鬢惜年華。
系纜依祠下,開尊向水濱。共憐今日醉,猶是昔年身。風急豚翻浪,檣危燕趁人。煙波正如此,莫負玉壺春。
蘭舟遠汎故情歡,柳徑相邀月色寒。貧居市近能呼酒,懶性人逢不整冠。黃花醉可簪烏帽,水檻閒宜弄釣竿。不是同心念幽獨,碧山那得共君看。
何年塵鏡昏乍洗,金背涌出狀怪詭。自古空言馬生角,今乃見馬生兩翅。恐是渥洼種,往往感龍氣。龍惟神,飛行天,若傅兩翅何足貴。想似穆天子會瑤池,肉多身重不得飛。一朝乘之逍遙出六合,奔風軼電那容追。萬里一息日未旰,當時從官無乃疲。或云車轍馬跡往往有,如此安用彼翅為。徒留誕譎誑后世,我愿觀者更勿疑。我聞西王母,參目而虎首,物以類應固宜爾。
天地從來峙此磯,驚濤欲撼石崔巍。長江自昔稱天塹,一水于今壯帝畿。云鎖蛟螭瀾自倒,山蟠龍虎脈相依。上流形勢操全勝,隔岸休傳羽檄飛。
夜色隨人上小舟,舟中攲枕夢悠悠。橈歌聽得偏幽怨,不覺天明到越州。
相國家聲重歙城,耳孫遺跡半蓬瀛。猶馀一紙奎文在,夜夜虹光燭太清。
遙向海隅聽鼓浪,雪花飛濺水云間。素心不共潮翻捲,小立軒窗一影嫻。
寒食煙花暮,傷歸復旅游。芳尊不相對,華館坐悠悠。月細光疑晦,山空響似秋。老親垂短發,計日向西州。
石壁題詩剜翠苔,感時傷別壯心摧。沈園記得前生到,酒散花陰月滿臺。
急雨冷捎溪,寒煙曉橫塞。茅屋來軒車,中有隱者在。市朝一何有,云水兩無礙。笑向塵世人,不知是何代。
山空年歲晚,老氣寒崢嶸。耿耿霜月夜,相看直到明。
寓愁未醒酒先醒。驪歌忍再聽。垂柳傍長亭。向淚眼、人前最青。占天看星。占歸看燈。去住兩無憑。數盡亂笳聲。尚不是、人間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