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校園課濟叔又送花栽欣然有作
雨余扶杖入蒼苔,檢校園工有品裁。
緩引瓜苗教傍架,旋齊菊杪要平臺。
出墻新竹矜施粉,立水高荷勸把杯。
莫訝小園饒勝事,故人續續送花栽。
雨余扶杖入蒼苔,檢校園工有品裁。
緩引瓜苗教傍架,旋齊菊杪要平臺。
出墻新竹矜施粉,立水高荷勸把杯。
莫訝小園饒勝事,故人續續送花栽。
雨后我拄著拐杖走進蒼苔遍布之地,查看園工的園藝安排很有品味。慢慢引導瓜苗讓它攀爬在架子上,隨即整理菊枝使它齊整在平臺。伸出墻外的新竹好似在炫耀它的粉衣,挺立在水中的高荷仿佛在勸人舉杯。不要驚訝小園有這么多美事,老友接連不斷送來花苗。
雨余:雨后。
品裁:品味、安排。
緩引:慢慢引導。
傍架:靠著架子。
旋齊:隨即整理。
菊杪:菊枝的末梢。
矜:炫耀。
饒:多。
續續:接連不斷。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閑適的生活狀態,可能在自己的小園日常漫步時,恰逢老友送花栽,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描繪小園生活的美好,突出園景之美與友人情誼。特點是生活氣息濃厚,以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傳統田園詩的韻味。
香鬟三尺綰芙蓉,翠聳巫山雨后峰。 斜倚玉床春色去,鴉翎蟬翼半蓬松。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倚劍且勿嘆,聽我《行路難》。 世途反覆多波瀾,焦原九折未為艱。 君不見漢謠斗粟歌未闌,長門一夕秋草殘。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況他人方寸間。 又不見絳侯身榮應系獄,賈生終對長沙鵩。 功成更覺小吏尊,才高寧避明時逐。 所以赤松子,遠赴中林期。 誰能吳江上,見笑鴟夷皮。 驪龍有珠在滄海,勸君逆鱗勿嬰之。 子推介山下,屈原湘水湄。 當時枘鑿自不量,至今憔悴令人悲。 行路難,難為言。 滄浪一棹且歸去,長安大道橫青天。
東風蕩飏輕云縷,時送蕭蕭雨。水邊臺榭燕新歸,一點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別路繞珠林,秋來落葉深。 一燈今夜雨,千里故人心。 已覺空門幻,還驚旅況侵。 坐聞鐘鼓曙,離思轉沉沉。
碧幕霞綃一縷紅。槐枝啼宿鳥,冷煙濃。小樓愁倚畫闌東。黃昏月,一笛碧云風。 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翠綃和淚暗偷封。江南闊,無處覓征鴻。
孤城獨上思徘徊,何事人間苦棄材。 寂寞湘南煙雨里,賈生還吊屈生來。
東風蕩飏輕云縷,時送蕭蕭雨。水邊畫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朝來一上月江樓,江雨長涵瘴水流。 望斷釣槎人已遠,青山點點是邕州。
客舍酒初香,都門柳色黃。 一官仍別駕,萬里赴炎荒。 江路猿聲早,山城榕葉涼。 遠人勞撫字,且勿厭殊方。
昨夜南風起洞庭,曉來湖上雨溟溟。 忽看天際驚濤白,失卻君山一點青。
清明寒食景暄妍。花映碧羅天。參差捍撥齊奏,豐頰擁芳筵。 逢誕日,揖真仙。托爐煙。朱顏長似,頭上花枝,歲歲年年。
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 云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斜日荒城鼓。
只恐深夜花睡去。火照紅妝,滿意留賓住。鳳燭千枝花四顧。消愁更待尋何處。漢苑紅光非浪語。棲靜亭前,都是珊瑚樹。便請催尊鳴釂鼓。明朝風惡飄紅雨。
北望單于日半斜,明君馬上泣胡沙。 一雙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