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潘才叔
杜老添愁憐晦日,閬仙不睡惜殘春。
閏余寬我花枝眼,年事逾君卦氣身。
架上酴醾香已歇,階前紅藥色方新。
新晴肯訪山園否,聞健聞閑莫厭頻。
杜老添愁憐晦日,閬仙不睡惜殘春。
閏余寬我花枝眼,年事逾君卦氣身。
架上酴醾香已歇,階前紅藥色方新。
新晴肯訪山園否,聞健聞閑莫厭頻。
杜甫在晦日增添愁緒惹人憐惜,賈島不睡是珍惜這暮春時光。閏月讓我有更多時間賞看花枝,論年紀我比你大。架上的酴醾花香氣已消散,臺階前的紅芍藥顏色正新鮮。雨過天晴你肯來山園拜訪我嗎?趁著身體康健又有閑暇,不要嫌來的次數多。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杜老:指杜甫。晦日: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閬仙:賈島的字。
閏余:農歷閏年所加的一個月。
卦氣身:古人以卦象與節氣相配,這里可能指與節氣相關的身體狀態,有借指年紀之意。
酴醾(tú mí):一種觀賞植物,晚春開花。
紅藥:芍藥。
聞健:趁著健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暮春時節,可能詩人處于閑適的生活狀態,看到暮春景色有所感慨,于是次韻酬答友人潘才叔,并借此邀請友人來山園相聚。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時光的感慨和對友人的邀請。其特點是用典自然,借景抒情,通過暮春景象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情感交流和文學創作活動。
蓑笠堪從事,少年農圃情。乘潮打兩槳,落日照孤城。山廟題詩過,汀鷗伐鼓驚。提攜新耒耜,寂寞舊棋枰。挾被防春冷,擁書讀晚晴。兒曹依本分,吾道在躬耕。
百馀年來畫禽鳥,后有呂紀前邊昭。二子工似不工意,吮筆決眥分毫毛。林良寫鳥秪用墨,開縑半掃風云黑。水禽陸禽各臻妙,掛出滿堂皆動色。空山古林江怒濤,兩鷹突出霜崖高。整骨刷羽意勢動,四壁六月生秋?。一鷹下視睛不轉,已知兩眼無秋毫。一鷹掉頸復欲下,漸覺颯颯開風毛。匹絹雖慘澹,殺氣不可滅。戴角森森爪拳鐵,迥如愁胡眥欲裂。朔云吹沙秋草黃,安得臂爾騎四驖。草間妖鳥盡擊死,萬里晴空灑毛血。我聞宋徽宗亦善貌此鷹,后來失天子,餓死五國城。乃知圖寫小人藝,工意工似皆虛名。狡獵馳騁亦未事,外作禽荒古有經。今皇恭默罷游燕,講經日御文華殿。南海西湖馳道荒,獵師虞長俱貧賤。呂紀白首金爐邊,日暮還家無酒錢。從來上智不貴物,淫巧豈敢陳王前。良乎良乎寧使爾畫不直錢,無令后世好畫兼好畋。
雨余來谷口,春草被山長。不識澗花落,惟聞潭水香。聽鶯遷密樹,憎鵲踏新篁。欲就豁山閣,明燈掃一床。
急霰爭璀璨,仙摽不解寒。漢家趙飛燕,偏許雪中看。
華屋崢嶸仰望時,老猶得見未嫌遲。新開芳歲剛三日,便賦東風第一詩。
毛滄兒,毛滄兒,滄兒生在蘭滄西。蘭滄去天萬有三千里,土人花腳金兩齒。滄兒之父名聲達天子,天子遣使遠召之,滄兒隨父來京師。滄兒年幾何?三歲尚不足,兩歲頗有余。頂犀眼漆唇抹朱,學語未成意態殊。麒麟之子,宛馬之駒,產自絕域升天衢,人言傳書有種非爾雛?爾父年幾何?五十逾六未及耆。十五年落西南夷,西南之人愚不識,長官麾呵婦女笑罵兒童欺。昔辭鄉里六親俱,白發黃口同系累。一家盡死,一身在載錫,爾胤惟有天公知。天公知,又錫爾冠爵,帶而裳衣,脫爾介胄,參龍虎夔。毛滄兒,毛滄兒,好兒子,爾父老矣。望爾似爾父,爾宗有光。祝爾長大,無諸禍殃。吐爾錦心繡腸,出擅昭代之文章,如馬、班、燕、許鳴漢唐。毛滄兒,毛滄兒,父友作歌聽勿忘。
未惜詩脾苦,端令鬼膽寒。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寬。作者今猶古,燈前捲又看。不辭須撚斷,只苦句難安。
鷲嶺積蒙茸,連山翠幾重。險疑金粟洞,高訝玉華峰。溪迥云藏屋,林深雨翳鐘。客帆秋外小,仙佩鳥邊逢。夢繞三花樹,歌殘五粒松。考槃多在澗,惆悵獨迷蹤。
壽考聞君七十過,平生事業老城阿。無心種玉虹光滿,有子承家瑞氣多。華屋連楹新結構,青山辟土近蒐羅。明朝載酒墳頭過,一酹滄浪發些歌。
觸目瞳間銀與金,冷光跳動透冥陰。頭顱笑置星空上,換得一生孤傲心。
料理春事復三三,急趁春游偕五六。春光有意詔游情,指點前山春在目。一水從流曉溯之,雙巖次第歸遙蹴。正當春日惠風和,天氣芳新春氣淑。搖曳春心不自由,提攜春伴姑相逐。不須輿從競開林,獨許兒童共騎竹。或前或后向山馳,不衫不履飄春服。越陌度阡能幾何,折柳穿蘭及近麓。舍車縱步趨前寺,有僧如鳥初出谷。自言黃山一片春,久俟游蹤留芬馥。我謂山僧汝但行,登臨未必惟我獨。山能令我與春迎,我能令人與山熟。窮山之致必窮巔,探山之藏必探腹。已陟崔嵬足未艱,欲盡煙霞身倍速。遙看飛嶺似翔鸞,俯瞰桑丘如逐鹿。青帝留容入畫圖,祝融司英來沐浴。此際孤宜定一尊,左右峰巒應伯叔。冥思久對自沉吟,春云無數春山覆。心悅春山山不知,春木有枝山有木。振衣豈必千仞崗,市氛遠處孤懷宿。瑤臺偃蹇不親人,爭似故山結緣夙。從此故山若故人,一任春光作轉轂。畢竟年年春用來,遮莫山山春盡伏。我今辭山袖春歸,斜陽一道光蔌蔌。眼中蘭若蔽輕嵐,林外游人并樵牧。頗疑山鳥罷求聲,珍重山花能滿掬。回車一一付輕舠,晚棹回映春溪綠。簡取消愁舊酒杯,起舞中流為春祝。但愿春酒與春山,同爾春人俱穆穆。興言茲會良亦艱,搖筆春前細追錄。
扁舟九月溯滄波,漂泊其如感慨何。木落江淮秋色老,山連巴蜀暮云多。草堂猿鶴關鄉夢,澤國魚龍入棹歌。白發諸兄強健在,采薇空愧首陽阿。
閉戶柴車久不巾,但思言行謹書紳。可憐麋鹿山中友,不是麒麟閣上人。作賦也應曾感舊,為師那敢望知新。老饕誰獻先生壽,自酌蒲桃舞郁輪。我羨君才桂一枝,天門步擔束書歸。藥方按古藏芝籠,花樣翻新織錦機。不恥缊袍身自貴,能知璞玉世尤稀。天寒野曠來時路,一笑應疑吾道非。
何鳥能為希有音,通傳景祐四賢吟。劉元城漢不慚鐵,胡澹庵書大直金。十古功名胥靡貴,一生學問福堂深。無將此事瞞朱陸,自有鵝湖說到今。
遙知壓水創新齋,百里寒聲席下來。準擬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爛銀堆。未合滄溟勢不休,噴云齧石幾經秋。雄心戲欲相吞吐,一縱詞瀾筆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