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黃說仲
屢入參軍幕,頻依上將幢。華名今第五,雋譽舊無雙。倚馬才仍捷,歌魚意未降。經旬會偕汝,千頃濯長江。
屢入參軍幕,頻依上將幢。華名今第五,雋譽舊無雙。倚馬才仍捷,歌魚意未降。經旬會偕汝,千頃濯長江。
千籟答松響,萬壑激泉鳴。峰巒回互蒼莽,煙靄幻晴冥。結宇陰崖絕澗,招邀猿儔鶴侶,眼底凈云霧,起我故山情。
紙上戰秋聲。徑元宋,追董巨,祖關荊。肯落吳門窠臼,宗派啟金陵。留取名山事業,不羨浮云富貴,老去隱丹青。臥看龍蛇動,坐對雨風生。
七尺枯藤杖
間身掛白云
自稱老禪客
誰識故將軍
世外漁樵侶
山中麋鹿群
勞生慚俗吏
展卷挹清芬
一卷殘經對好風,
會心多在晚村中。
已憑溝澮污流競,
自覺煙云色相空。
古墓欹傾耕犢上,
野橋低小釣航通。
年來漸洗名根凈,
惟許前溪鷗鷺同。
晴空霹靂絕追尋,聽者須教辨者瘖。坐斷封疆行正令,迥然超越去來今。
底事明明不用尋,通身有口卻如瘖。笑他盧老能多事,引蔓牽枝誑古今。
居士門高幾萬尋,曾聆一語警肓瘖。誰知千里同風事,歷歷分明在目今。
燕妒鶯猜要避嫌,
近來行止倍矜嚴。
描成花樣慵針黹,
鎖定眉痕對鏡奩。
倚柱有時情怏怏,
扶床終日病懨懨。
明知窗外檀郎過,
反托關窗一捲簾。
傾蓋論交未一年,
追懷三益淚潸然。
為君提掖諸郎看,
長已勝冠孟母賢。
何日驅雞犬,峰頭紀漢年。
能無苦霜露,直可謝風煙。
下視初生月,閒商已過天。
秋晴憐美夜,極目念枯田。
鹓班新謁紫宸回,
魚佩初迎幕府開。
百里故鄉同晝錦,
一年和氣自春臺。
甘棠政美無留頌,
泮水功成有異才。
他日聽傳公不老,
定知曾見武夷來。
短景妨游興,長歌慰作勞。
葉凋西埭近,水落北橋高。
病每隨時劇,衰難與世鏖。
旗亭新釀美,萬事一秋毫。
郁郁羈懷渺渺春
春歸欲挽重傷神
江湖滿地愁孤客
花雨高寒夢故人
慷慨論交逾骨肉
艱難時事況風塵
憂傷莫道儒冠誤
浩蕩乾坤未死身
為障狂瀾累石頭,
保全廬井免橫流。
和虞疊載懷襄患,
且慶豐年黍稻謀。
不是捐金資倡始,
安能決水易田疇。
他時結伴堅堤上,
須把蘇公姓字留。
竟日看山送夕陽,板橋歸去月如霜。倦來一枕松間夢,不到紅塵底事忙。
十載幽期負一官,歸來方覺水云寬。羅浮樵嶺東西長,南海名山次第看。
不是桃源有避秦,清時何處不通津。人間世業山間樂,流水飛花歲歲春。
幾處山村幾處煙,雞聲只隔夕陽邊。那能五岳遲婚嫁,便欲移家借數緣。
四時生計堪娛老,幾代居人不下山。今日縱堪吾共隱,悔留名姓在人間。
山下采茶紛女郎,雙鬟高挽自村妝。使君道左休相問,不是羅敷陌上桑。
小婦采茶郎拾粳,笑逢山道兩邊行。收拾茶籃且歸去,早攜晚飯馌郎耕。
云山疊疊水淙淙,耳目都疲應接窮。急伴馀生此間老,尚憐身在隙駒中。
重九節,
記得住燕京。
一騎泥金朝看榜,
兩行銀燭夜調箏。
裘馬五陵人。
風雨滄洲暮,
一帆今始歸。
自云發南海,
萬里速如飛。
初謂落何處,
永將無所依。
冥茫漸西見,
山色越中微。
誰念去時遠,
人經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
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說,
憶鄉難久違。
縱為魯連子,
山路有柴扉。
劫空田地自由身,
眼綻無心典竺墳。
探討正音誰可擬,
調高終是遏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