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子長分贈丹桂韻
月桂天應惜,溪堂人與清。
五枝蒙折贈,雙目喜增明。
紅藥羞丹禁,彤霞避赤城。
賸聞燒燭賞,有底置公榮。
月桂天應惜,溪堂人與清。
五枝蒙折贈,雙目喜增明。
紅藥羞丹禁,彤霞避赤城。
賸聞燒燭賞,有底置公榮。
天上的月桂想必是上天所珍惜之物,溪邊堂屋中的人與這桂樹一樣清雅。承蒙您折下五枝丹桂相贈,我兩眼都因之而增光。紅芍藥在這丹桂面前也自覺羞愧,那絢爛的紅霞也在丹桂面前退避。只聽說您會點著蠟燭欣賞丹桂,不知您會如何安置這贈桂之事呢。
月桂:傳說月中有桂樹,這里指丹桂。
五枝:可能是數量,也可能有象征意義。
紅藥:芍藥。丹禁:宮廷。
彤霞:紅色的云霞。赤城:山名,這里可理解為云霞聚集之地。
賸聞:只聽說。燒燭賞:指夜晚點蠟燭欣賞花卉。
有底:有何,不知。公榮:這里可能是泛指相關人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林子長贈給詩人丹桂,詩人以此詩回贈,可能當時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環境,詩人有感于友人的情誼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贈桂的感激與對桂的贊美。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對比突出丹桂,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借物抒情的文化風尚。
九五龍飛今逾歲,八千里外戴堯天。三更鼓角催新箓,此日融和勝舊年。頌啟椒花歸主圣,尊開柏葉集孫玄。自茲旦旦同聲祝,天保南山壽不騫。
客舟曾過箄溪道,喬木參天識世家。義不拾遺稱長者,孝能肯搆豈浮華。綵衣群舞書香遠,烏帽高峨圣澤奢。玉笛山頭騎鶴去,不勝矯首淚橫斜。
曾記西泠共綠波,廿年無處聽清歌。詩人住在鶯聲里,他日相尋柳色多。
海魚移來海邊住,照耀海水生紫霧。鳳皇亦繞丹山飛,采霞光屬青桐樹。丈夫遠志千萬里,幽冀朝游青兗暮。浩浩長風振佩環,悠悠芳草迷歸路。逢人盡與道寒暄,論心何必分新故。相期巨擘俱摶云,不學寒蟬空飲露。君家善慶聞有馀,大鴻臚卿亦新除。攀龍不獨一身貴,掛角況有當時書。我行共北拭雙眼,青云有意君何如。
協于克一,責難將美。徵其化成,萬國咸理。
不知大夢赴華胥,猶向來人問起居。藥圃春深馀故植,蕓窗日永列遺書。獨憐宿草迷荒冢,安得生芻致倚廬。咫尺無由親執紼,深慚千里巨卿車。俊骨英才孰與儔,華星明月照清秋。重傷賈誼才無敵,深慟顏淵德最優。過墓自當留寶劍,濟河誰復共仙舟。極知脩短俱天命,老淚無端似水流。
秋水靜無潮,氣爽天高。煙波何處有漁樵。夾岸青山看不盡,心緒滔滔。當日靖楊幺,岳帥旌髦。芒鞋踏浪走牛皋。此際飛舟容我渡,莫問前朝。
草屩撈蝦寄此生,早潮初退晚潮平。真成一夢真成覺,不博區區世上名。
寒夜雞聲孤枕畔,夢魂遙度舂陵。萬山凝紫一江清。兵塵飛不到,歌舞尚升平。自幸依棲陪笑語,久離聊慰親情。覺來方恨事無憑。此身疑蝶化,明滅剩殘燈。
天涯宦跡許誰親,且喜開樽對故人。浮白尚馀年少興,談玄欲駐老來身。須知塵世生原幻,莫道丹經訣是真。今日與君聊盡醉,仙家幾見有詞臣。
乘閒來上古城巖,石洞深深似隔凡。疊巘每迎神馭下,危峰疑出鬼工劖。一溪寒水圍青嶂,萬壑天風響翠杉。知是何人先到此,斷崖高處刻題銜。
出門日已晚,棹短路何長。賴有風相送,荷花十里香。
了娘囝,西禪寺里粥鼓鳴。殿前殿后荔支密,葉落當掃草久生。衣裙潔峭苕鋤輕,戲將苔石閒敲鏗。廊陰同伴笑相謔,話字難通知有情。紺園花香日易晚,行童遲打昏鐘聲。
塞鴻不度暮聲哀,況復分襟把一杯。望斷野云人不見,滿天風雪下高臺。
長林春早玉煙新,未許風光殿后塵。留得維摩方丈在,碧紗遮護散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