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景賢堂
過眼繁華脫絳英,歲寒松柏只青青。
古來何限馳天壤,賢者于今炳日星。
意在高山知處鄉,訓垂后葉見儀刑。
此堂應與人無朽,白首韋郎守一經。
過眼繁華脫絳英,歲寒松柏只青青。
古來何限馳天壤,賢者于今炳日星。
意在高山知處鄉,訓垂后葉見儀刑。
此堂應與人無朽,白首韋郎守一經。
過往的繁華如落花般消逝,只有寒冬中的松柏依舊青翠。自古以來有無數人在天地間奔走,賢德之人如今如日月星辰般閃耀。其志向如高山般高遠,能看出他安處鄉野;訓誡垂范后世,可見其美好風范。這座景賢堂應與天地不朽,就像白首的韋郎堅守一部經書。
絳英:紅花,代指繁華。
馳天壤:在天地間奔走,指在世間活動。
炳:照耀。
處鄉:安處鄉野。
訓垂后葉:訓誡流傳后世。
儀刑:典范,楷模。
白首韋郎守一經:韋郎指韋賢,西漢人,篤志于學,精通《詩經》,號稱鄒魯大儒,這里借指堅守學問和品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看到景賢堂,有感于賢德之人的事跡和精神,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賢德之人的敬意和對賢德文化傳承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賢德之人,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對比和用典來突出賢德的價值和永恒。在文學上,體現了對傳統賢德文化的宣揚和傳承。
牡丹芍藥冠池臺。縷金杯。錦云堆。最恨顛風,橫雨故相催。國色天香虛過了,紅片片,臥蒼苔。綠陰籬落暗香來。野酴醾,刺玫瑰。照眼遺芳,爛漫趁晴開。縱使專春春有幾,花到此,已堪哀。
明朝遵祖訓,趙國錫王封。宗社藩維壯,山河表里雄。祥光惟岳降,壽算與天同。祚胤千年盛,貞符萬世隆。成功勞汗馬,啟運翊飛龍。鶴駕神仙府,鸞笙帝子宮。春回十日后,星拱九霄中。暖沁梅香潔,寒消燭影紅。璽文金燦爛,佩響玉玲瓏。愿效長生祝,常瞻不老容。獻圖來閬苑,問道向崆峒。善頌慚無補,丹心效寸忠。
風霜凜已高,歲月逝云邁。蕭條陋巷士,藜藿守耿介。欲吐胸中語,旁人笑言大。漆室非近憂,宜遭鄰里怪。
德馨何酷烈,同心皆與知。靈根在何許,暗室毋自欺。
東風漠漠水沄沄,花柳沿村春事殷。泊久漁樵來作市,心閒麋鹿漸同群。自憐失腳趨塵土,長恐歸期負海云。正憶山中詩酒伴,石門延望幾斜曛。
先生飯土塯,無物與劉叉。何以娛醉客,時嗅砌下花。井水分西鄰,竹陰借東家。蕭然行腳僧,一身寄天涯。
青春背我去,白日不吾謀。霜飆驚草木,寒威戒衣裘。寓形復幾時,四序忽一周。世路伏劍戟,中懷孕螟蟊。營營事長久,頹齡如置郵。丘園倘未卜,悟悅心自休。
巖巖蕭太傅,謇謇鄭尚書。可惜流光晚,翻無急詔除。交情梅蕊盡,哀意柳芽疏。只有安江滿,長涵夜月虛。
南粵文章吏,東曹禮樂臣。生花景純筆,折角介休巾。鹿豕親游屐,魚龍駭釣綸。百年傾蓋誼,偏向白頭親。
鳳德今衰矣。嘆無端、由天墮落,由人磨洗。末路聊為詞客伴,依舊飛騰綺麗。忍回首、絳云天際。還仗羽毛能愛惜,盡凋傷、不與凡禽比。留支眼,替蟾淚。九成臺是翱翔地。問遺蹤、溪山罨畫,于焉鷦寄。仙樂迦陵欣合奏,堆絮當年園里。又流轉、幾家檀幾。為道石交須鄭重,莫涂涂、換得隨鴉詈。會重草,帝鴻記。
世故不可料,忽若浮云移。坐令百年內,顛倒殊歡悲。顧惟我與公,異代同一時。覽古既深慨,撫今亦馀噫。長川去悠悠,青山莫委蛇。向來遠游意,我行方遲遲。咄哉有志士,卒歲恒寒饑。況復托渺茫,欲與千載期。盈虛信天運,廢興豈人為。愿公姑舍是,一觴聊可持。
三泖浪冥冥,幽人渡晚晴。水天孤塔小,風渚片帆輕。嘗稻思農力,飄蓬見客情。十年柔櫓外,轉覺壯心驚。
玉兒睡起帕蒙頭。更嬌柔。見郎羞。縞袂仙人,一笑艷明眸。粉瘦紅憨春夢斷,畫闌畔,對西風,憶舊游。憶君恨君思悠悠。怕凄涼,不耐秋。艷絕韻絕香更絕,特地風流。宜與云鬟雙插倚妝樓。月又漸低霜漸冷,花似雪,滿蒼苔,總是愁。
春風定何物,所至成芳妍。墻陰樹憔悴,寧識歲月遷。今晨步吾屧,珠纓粲紅鮮。馀酲不勝扶,背面低晴煙。風日不貸人,坐恐隨翾翩。強起從吾游,一笑俱嫣然。
腹心主包藏,爪齒以自衛。折沖須豪英,靖國用君子。遐哉三五朝,此道無不備。晏嬰才愧管,齊景不霸世。商子德慚奚,秦彊仍早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