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漕韻賀留守劉觀文禱雪感應
雪霜之忍有至慈,一片到地五谷滋。所以臘中重三白,史譏失時書直辭。
我公臥護北門北,百姓愛公如愛日。及冬禱雪乃愛民,若有鬼神宜率職。
要晴要雨天必從,玉山何獨閟燭龍。一夜風師擘冰絮,坐使東國成雪宮。
曉起清愁無復有,如在春風飲醇酒。欲歌零雨勞公歸,正爾補天須妙手。
雪霜之忍有至慈,一片到地五谷滋。所以臘中重三白,史譏失時書直辭。
我公臥護北門北,百姓愛公如愛日。及冬禱雪乃愛民,若有鬼神宜率職。
要晴要雨天必從,玉山何獨閟燭龍。一夜風師擘冰絮,坐使東國成雪宮。
曉起清愁無復有,如在春風飲醇酒。欲歌零雨勞公歸,正爾補天須妙手。
雪霜看似嚴酷卻有著極大的慈愛,雪花一落到地上就能滋養五谷。所以臘月里下三場雪很重要,史書會譏諷錯過下雪時機的情況并如實記載。您鎮守在城北,百姓愛戴您就像愛戴太陽。到了冬天您祈禱下雪是愛護百姓,若真有鬼神就該恪盡職守。您想要晴天或雨天,上天必定依從,玉山為何唯獨藏起了燭龍。一夜之間風把冰絮般的雪花吹落,讓東方之地變成了雪的宮殿。早晨起來清愁不再有,仿佛在春風中飲著美酒。想歌頌及時雨來慰勞您歸來,正需要您這樣的妙手來補天。
次韻:依照別人詩詞的韻腳和詩。徐漕:姓徐的轉運使。漕,漕運官員。留守:官名。劉觀文:姓劉的觀文殿學士。禱雪感應:祈禱下雪有了應驗。
雪霜之忍有至慈:雪霜看似嚴酷卻有極大慈愛,因雪能滋養莊稼。
三白:指臘月下三場雪。
史譏失時:史書會譏諷錯過下雪時機。直辭:如實記載。
臥護:鎮守。北門:指北方邊境。
愛日:愛戴太陽,比喻愛戴官員。
率職:盡職。
玉山:神話中的仙山。閟(bì):隱藏。燭龍:神話中能照亮天地的神。
風師:風神。擘(bò):分開,這里指吹落。冰絮:指雪花。
東國:東方之地。
零雨:及時雨。
補天:比喻挽救時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劉觀文作為留守官員鎮守一方,冬季為百姓祈禱下雪且有了應驗。作者依照徐漕的韻腳寫詩來祝賀這一事情,表達對劉觀文愛護百姓、德政有效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觀文愛護百姓、祈禱下雪應驗之事。其特點是將自然現象與官員德政相結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百姓對好官的期盼和贊美。
開畦還汲井,勤苦待蔬成。不及池頭草,無情日夜生。
鳳巢高筑九重門,曠野鴻驚月夜魂。喚得泉臺秦俑起,斜書小篆感龍恩。
五雜俎,車中纓。往復還,轍不停。不獲已,刪六經。
蓬萊云氣合從龍,腸斷關山幾萬重。水落城空山未曉,長生院里鼓逢逢。
吾身若虛空,氣形凝未聚。浮榮與浮名,奚所憑而住。所以達觀人,不以縈其慮。虛空何邊涯,茫無析別處。所以大心人,似千花共樹。離亭我送君,杯酒莫躊躇。君固河東留,我已江西去。搥碎匡廬山,面面兩相覷。但會虛空身,肯令沾飛絮。
道過新豐沽酒樓,不須濯足故相酬。華山仙伯徐思看,爭遣時人識馬周。
六年兩覲一尊同,簪盍今看笑語中。盈缺共憐天上月,分飛翻恨雪邊風。雷陳膠漆心長在,李杜文章思不窮。悵別那堪還話別,春云撩恨滿城東。
雪山縈淺白,錦江水滿,風起浪花粗。一樓煙景秀,客趁清和,芳草動輪蒲。枇杷門巷,浣香箋寫韻清姝。記當年,閑眠畫舫,春雨聽瀟疏。翛如。飄髯八座,皺面漲湖。話前塵風絮。喜遠攬,峨眉天秀,爾雅精廬。西湖十載渾疑夢,乍相逢,難盡歡娛。舟又動,臨流深羨潛魚。
我儂閒過謝皇天,只愿從今大有年。九九數來無可數,都將犁把去耕田。
南宮拜秩羨才優,北闕承恩出帝州。滄海半年持使節,黃梁一夢竟仙游。霜寒鶴唳遼天月,風冷猿啼楚樹秋。旅襯懸知歸到日,孤兒腸斷不勝愁。
古貌清如雪后松,吟肩瘦似雨馀峰。莫將山上耕云叟,錯擬巖前板筑翁。
仙人立危峰,欲作凌云舉。飄然閱浮世,獨立寂無語。
觀空漸了夢切得,處亂還馀心太平。獨與山靈相爾汝,抹黥醫劓亦勞生。
獨處衡門下,慨然思九州。我馬苦疲怯,山川多阻修。豐草被長坂,麋鹿或群游。蔚彼嘉樹陰,鳴禽自相求。彼物各有適,而我何寡儔。日月雙車輪,但恐不少留。愿與二三友,朝夕論王猷。毋為自局促,窮廬悲白頭。出門望長道,車馬何闐闐。白日殷輕雷,飛塵若為煙。周人好商賈,錐刀爭貿遷。趙女夸綺服,跕蹝彈鳴弦。營營苦不足,衣食思華鮮。奔濤日東注,何由為靜淵。南州產嘉橘,朱實日光炫。燕晉誇棗栗,連林極豐羨。棗栗充糇?,足以饑餒咽。橘酸良不如,亦可籩豆薦。踰淮或成枳,性移貴反賤。賢哉鐘儀子,土風慎不變。名都少年子,金多矜富強。連云起甲第,峨峨擬侯王。外廄駢騏驥,侍女羅姬姜。豪貴相經過,綺席飛瓊觴。醉言氣凌人,歡樂殊未央。嘲笑東鄰士,晏食惟糟糠。艷艷桃李花,隨時逞妍芳。豈知易零落,榮華安可常。鳳棲必孤桐,鶴集思高松。飛翔擇所止,羞與鷦鷯同。踽踽賤貧士,混混常俗中。節槩曾閔賢,言語班揚工。被服常布褐,虛室生蒿蓬。向非賢哲舉,何以樹勛庸。芙蓉在江浦,亭亭艷清波。雖云出淤泥,麗質良可嘉。褰裳涉枉渚,凌風折芳花。愿言贈君子,玩之比瑤華。于時茍不惜,憔悴當奈何。時違骨肉棄,位高仇怨親。離合心豈常,勢利情所因。君子羞薄俗,古風恐夷泯。深知慕管鮑,輕怨羞張陳。蕙荃不隨化,球琳豈易磷。結交英雄士,白首當如新。江海處卑下,百川皆赴之。山木郁蕭森,上竦無繁枝。王侯稱孤寡,惟恐嬰菑危。謹虛受眾益,天道盈必虧。周公下白屋,吐哺情孜孜。孫子相強楚,祿豐心愈卑。奈何閭閻子,往往多矜持。昔常好名山,五岳期遍歷。思見松與喬,再拜問仙液。微生累妻子,常為饑凍役。嘆此血肉軀,何以生羽翼。諒非金石同,服食竟何益。不如安我常,百年任所適。云門輟清響,鄭衛音方揚。錦衣受垢污,不如練布良。軒軒青云士,鳴玉升廟堂。名高受讒毀,寵盛罹愆殃。美女惡女仇,偏聽奸以萌。眾口能鑠金,況乃忘周防。所以君子心,惟用德自將。行行九折阪,戒哉銜橛傷。驅馬出東郭,松林見高墳。云是公侯葬,華表干層云。歲月既已遠,朽石生荊榛。虺蛇或內蟄,狐貍當晝蹲。生者歌其上,死者寧復聞。感此長太息,浮生若飆塵。惟當勖令德,千載逝猶存。我有太古琴,千載妙音續。七弦何泠泠,聽之非促遫。一彈文王操,再彈宣父曲。圣人宛見之,何由躡其躅。大道日以淪,澆詭馳眾欲。孰思障頹波,九州返淳俗。夔龍為股肱,巢許遁巖谷。窮通各有志,于我奚不足。
圣賢雖遠有遺書,人品高卑本一初。世事悠悠天不管,此生勛業欲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