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監寺往平陽化緣清乃王詹事女
詹事家中靈照女,圓月會下祖師禪。
一條見地如絲直,百架修廊尚結緣。
飛錫先從坳里去,擲杯聊當渡頭船。
更于何處求真佛,說似檀那領現前。
詹事家中靈照女,圓月會下祖師禪。
一條見地如絲直,百架修廊尚結緣。
飛錫先從坳里去,擲杯聊當渡頭船。
更于何處求真佛,說似檀那領現前。
詹事家中如同靈照一樣聰慧的女子,在圓月法會下領悟祖師禪機。見解如同絲線般正直純粹,即便寺院有百架修廊還去結緣化緣。手持錫杖先從山坳離去,把擲杯權當渡頭的船。更要到何處去尋找真佛,告訴那些施主佛就在眼前。
詹事:官名。靈照女:引用龐居士之女靈照聰慧的典故。圓月會:可能指某種法會。見地:見解。飛錫:僧人持錫杖飛行,這里指僧人出行。檀那:施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清監寺是王詹事之女,她要前往平陽化緣。詩人可能與清監寺相識,對其佛法修行頗為贊賞,故而寫詩相贈。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力,僧人化緣是常見之事。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清監寺的佛法見解和修行,突出佛法就在當下的觀點。其特點是禪意濃厚,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當時佛教文化在詩詞創作中的體現。
火出心空樹半殘。尚垂青嫵綰征鞍。紫騮嘶過花間去,錯怨嬌黃不耐攀。
歸宗會斬蛇,禾山解打鼓。萬象與森羅,皆從這里去。
委員提款連翩至,心軟州官持印逃。入室無人拘婦去,嬰兒索乳苦哀號。
亭橋兩面看芙蕖,靜數波間小隊魚。碧幛彎環遮去路,凈天終待此同居。
太液風多廢起眠。月梳云沐自年年。新鶯那識霓裳曲,舞向離宮吊暮煙。
荊州未解圍,小縣結茅茨。強對官人笑,甘為野鶴欺。江春鋪網闊,市晚鬻蔬遲。子美猶如此,翻然不敢悲。
垣墻屬耳黨先生,士氣消沉官遠亨。閉戶閉心兼閉口,莫傷亡國且偷生。
井分泉脈透巉巖,誰道飛流是假山。水鳥樹林皆作供,可憐居士只偷閒。
玉溝金水自回環。春殿葳蕤閉九關。燕子不知人世改,銜泥依舊覓巢還。
傳聞殊不定,鑾輅幾時還。俗易無常性,江清見老顏。夜船歸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將來相問,兒童競啟關。
此去唯宜早早還,休教重起望夫山。君看湘水祠前竹,不是男兒淚染斑。
虜民奪地數千里,使節依然笑語迎。無力復仇應抱恨,如何握手進香蘋。
支徑坡陀竹最多,籜龍才起更成窠。穿嵐觸翠坳塘出,一片香來得嫩荷。
一束宮腰太瘦生。回風回雪總堪驚。家山舞破春仍在,莫遣黃鸝更費聲。
方山百里路崎嶇,按部因尋長者廬。伏虎已歸天女去,隴頭新見萬松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