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七丈和篇有盡道溫柔別有鄉誰知絳闕水茫茫之句意有屬也再用韻奉酬 其二
休厭黃鸝百囀聲,詩翁亦是不平鳴。
中年懷抱愁離別,暇日親朋好會并。
踏損落紅無錦襪,吟成白雪有朱英。
欄桿徙倚空三嘆,雨后斜陽寫不成。
休厭黃鸝百囀聲,詩翁亦是不平鳴。
中年懷抱愁離別,暇日親朋好會并。
踏損落紅無錦襪,吟成白雪有朱英。
欄桿徙倚空三嘆,雨后斜陽寫不成。
不要厭煩黃鸝鳥那一聲聲婉轉的啼叫,詩人也是因心中不平才發出感慨。人到中年心中總是憂愁離別之事,閑暇時喜歡與親朋好友相聚。漫步在落花之上,即便沒有錦襪相伴;吟誦出高雅的詩篇,自有紅潤的花朵映襯。我獨自倚靠在欄桿上不住嘆息,雨后斜陽的美景卻難以用詩句描繪出來。
百囀:形容鳥叫聲婉轉多樣。
不平鳴:指遭遇不平而抒發感慨。
懷抱:心中的想法、情感。
會并:相聚。
落紅:落花。
白雪:指高雅的詩歌。
朱英:紅花。
徙倚:徘徊、倚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中年懷抱愁離別”可推測,詩人處于中年時期,可能經歷了一些離別之事,在閑暇與親朋相聚時,心中感慨萬千,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但詩人內心有著自己的情感波瀾。
這首詩主旨圍繞中年人的離別之愁和對生活、創作的感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個人的情感世界和創作風格。
少年為遠戍,兩鬢已??。
百戰功誰賞,空閨信不來。
鄉關成夢境,邊月是愁媒。
聽徹胡笳曲,寒聲轉更哀。
同鄉唯子在,欲別意何如。
歸路青苔遠,還家白露初。
山光圍古邑,溪影渡寒魚。
須為過星渚,高風似二疏。
衰病苦無悰,偃仰以終日。
少間步東園,愈使我心怵。
名芳掃跡空,野草爭頭出。
無力事耘耛,長吁返蓬室。
行止定如何,江湖歲月多。
情真疑近傲,語直似傷和。
野饌甘藜藿,山衣愛薜蘿。
因同田父熟,學得飯牛歌。
節序易推遷,行行感暮年。
麥云黃冒隴,柳浪綠浮川。
倦鳥猶知返,飄蓬最可憐。
故鄉無舊業,何計賦歸田。
日落西水浄,云歸北崦昏。
老僧方在定,童子不譍門。
伏虎知慈力,靈禽演法言。
檻前泉數斛,清澈是心源。
歸興比春濃,迢遙發鏡中。
船頭指西日,帆腹飽春風。
岸柳眉舒黛,源桃臉露紅。
到家天已暝,童穉候衰翁。
日暮投村館,凄然逆旅情。
地荒頻有盜,城遠不聞更。
度歲無多日,思鄉是幾程。
聽雞還束被,霜月伴晨征。
岐路不可極,歲月亦易遒。
朔風振寒威,行子無衾裯。
厥生良可哀,半世空悠悠。
知音盡淪沒,明月難暗投。
親朋復遐阻,日夕生離憂。
天臺三萬丈,華頂入穹蒼。
片石群魔懾,千年古寺荒。
樹枯頳菌出,僧老白眉長。
極目滄溟際,煙波更渺茫。
澤國無袢暑,幽居趣自長。
花開殊旦暮,稻熟間青黃。
急雨分塍下,微風度水涼。
斷除車馬跡,日日聽魚桹。
深原草徑斜,煙際兩三家。
老屋門無鑰,清溪底見沙。
斷蟬嘶敗柳,孤蝶戀寒花。
歷省曾游處,分明似若耶。
苕霅水煙鄉,溪風六月涼。
家家有船步,日日聽魚桹。
柳樹垂陰密,蘋花入夢香。
山入心亦愛,時到詠滄浪。
野寺依溪曲,長橋接柳堤。
俗人忙不入,孤客自安棲。
嬾散今成性,煙云盡入題。
鄰居有農父,時與話耕犁。
拙叟百念無,眎身同木石。
有客問生涯,笑指松與柏。
客言人之生,當有資生策。
縱曰遺聲利,其能去衣食。
松柏本無情,于子知何益。
吾言子姑去,吾倦將偃息。
反關據槁梧,隤然竟終夕。
覺來寂無有,雞叫東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