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景望二首 其一
兩地旌旗一閏中,十年監牧九卿崇。安輿遍就東南養,遺俗將陶雅頌功。愛護元身如寶玉,節宣時序戒螟螽。遙知獨上千山路,處處梅花逐煖風。
兩地旌旗一閏中,十年監牧九卿崇。安輿遍就東南養,遺俗將陶雅頌功。愛護元身如寶玉,節宣時序戒螟螽。遙知獨上千山路,處處梅花逐煖風。
西風吹細雨,短榻怯青綾。
多病如衰老,清閑似懶僧。
灶留燒藥火,窗廢讀書燈。
江上芙蓉發,看花策瘦藤。
粲粲新霜縞瓦溝,
離離寒菜入盤羞。
贅童擁彗掃枯葉,
聵婢挑燈縫破裘。
落帆偎草住,違淖上山行。湘北千峰雨,衡陽半壁晴。云頭埋鄂渚,日腳洞南溟。異境真堪賞,無錢取綠醽。
水際朱陵驛,山顛磴道懸。連峰綠岸外,斷雨白鷗前。巖筱垂還起,江云濕亦鮮。可知帆席重,那怪路遷延。
百騎功成后,將軍廟貌存。
春秋還血食,風雨正黃昏。
墓木神鴉拱,江聲戰馬奔。
東吳多俊杰,何地有招魂?
秋風吹白帝,枕上落江聲。
小苑煙光薄,疏簾月影清。
三更羈客夢,萬里故鄉情。
漸聽荒雞動,驅車按部行。
金界擁鰲波,中流屹幽勝。
樓臺駕煙虛,云石相隱映。
夜寂蓮燈幽,日出禪扉靜。
波光入榱題,濤聲混鐘磬。
境寂機事忘,慮澹厭心屏。
仰見三島近,俯瞰十州迥。
殷勤對惠休,陶然發觴詠。
昔飲橋西歲月多,
梨花深處待郎過。
垂鞭欲訪湔裙約,
奈此蕭蕭鬢雪何。
何時平地起浮圖,
化得冬糧但付廚。
推倒禪床并拄杖,
饑來吃飯看西湖。
林間見佛閣,
云臥袈裟冷。
斜陽僧閉門,
滿地栟櫚影。
萬里長江鐵甕城,三峰底柱犬牙撐。
山回北固常潮立,塹入東吳接海平。
自昔丹徒王氣斷,于今京口暮云橫。
奔濤猶作蘄王鼓,想見殘魂墮馬驚。
青春人物正當時,咫尺云天快樂披。
相見便如膠漆密,此行還似筈弦離。
方傳細柳將軍令,或賦甘棠召伯詩。
待得一朝公事了,聯鑣西去未為遲。
十載相思隔帝州,天涯此日復離愁。湖明返照吳山暮,楓落寒潮越海秋。
流涕賈生空上策,懷鄉王粲謾登樓。茫茫水國銷魂地,萬里煙波一葉舟。
閶闔沉沉萬里遙,五云深處擁簫韶。誰將麟史開春講,日有龍旂候早朝。
黃閣雍雍周俊彥,金貂楚楚漢驃姚。如君獨上憂時策,越嶺東南見海潮。
客舍蕭條興味清,綀囊猶有讀書螢。一簾細雨梧桐老,閑寫劉郎陋室銘。
雁云羃羃作秋陰,冰簟新涼夢不禁。窗下草蟲相和起,一聲聲似伴愁吟。
朝來白苧怯新涼,雨腳無情拂畫堂。坐對紫薇花落盡,何消一曲舞山香。
失歲何須守,頹齡只自憐。此生幾除夜,即席是明年。
力怯藏山澤,心驚變海田。春王有正月,流俗妄相傳。
三年淚灑犬羊天,歲籥渾如劫后看。奉祀豈諳新蠟臘,飾終猶睹漢衣冠。
燒殤火傍低星滅,賽社鉦隨戍鼓殘。明日屠蘇敢辭醉,青陽不禁朔風寒。
倚杖出巖扉,
秋入荷衣冷。
清風吹柳條,
素月照松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