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八
龍翔江上水,萬折只朝宗。
依倚惟危檻,扶持有短笻。
秋山成自獻,落日為誰容。
臨眺余嘉菊,重陽酒自供。
龍翔江上水,萬折只朝宗。
依倚惟危檻,扶持有短笻。
秋山成自獻,落日為誰容。
臨眺余嘉菊,重陽酒自供。
龍翔江上的水,經過千萬次曲折也始終流向大海。我倚靠在高高的欄桿上,手持短竹杖支撐著身體。秋天的山巒仿佛自己呈現出美景,落日不知是為誰而有這般容顏。我在眺望時看到了美好的菊花,重陽節就用它們來供自己飲酒賞菊。
次韻:依照別人詩詞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寫詩。
朝宗:原指百川歸海,后比喻臣子朝見君主。這里指江水流入大海。
危檻:高高的欄桿。
短笻(qióng):短竹杖。
容:這里指落日的樣子。
嘉菊:美好的菊花。
重陽:農歷九月初九,有登高、賞菊、飲酒等習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詩人在秋日郊居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在自然中感受寧靜,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日郊居的所見所感,展現了自然之美和詩人的閑適心境。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精妙,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對生活的細膩感悟。
庭前梧葉雨晴后,江上荻花風起時。涼透書窗人未覺,葛衣竹簟已先知。
不拔金釵賂漢臣,徒嗟玉艷委胡塵。能知貨賄移妍丑,豈獨丹青畫美人。
古槐疏慘倚頹墻,病葉先秋已半黃。封植不知何歲月,彫零今困幾風霜。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馬系韁。嘆惜他年承愛賞,清陰曾借暑天涼。
千古柴桑翁,于酒頗能全。絕知閒居樂,雅乏從事賢。傾心禱王母,更欲丐長年。緬思東籬下,想望故悠然。
寒食良辰無賞心,雜花爛熳柳成陰。若非獨酌酬佳景,一日風光直萬金。
座上東坡說鬼,佛前蘇晉逃禪。有時興到喜談天。又作荒唐騶衍。彭澤何須高隱,旌陽未必神仙。可人最是李青蓮。終日酒杯愁淺。
晚照馀喬木,前村起夕煙。棋聲虛閣上,酒味早霜前。遠謫何須恨,來游不偶然。風光類吾土,乃是蜀江邊。
炎方有橦樹,衣被代蠶桑。舍西得閒園,種之漫成行。苗生初夏時,料理晨夕忙。揮鋤向烈日,灑汗成流漿。培根澆灌頻,高者三尺強。鮮鮮綠葉茂,燦燦金英黃。結實吐秋繭,皎潔如雪霜。及時以收斂,采采動盈筐。緝治入機杼,裁剪為衣裳。禦寒類挾纊,老稚免凄涼。豪家植花卉,紛紛被垣墻。于世竟何補,爭先玩芬芳。棄取何相異,感物增惋傷。
當時侍坐談玄客,今日到門燈照靈。重對畫眉魂或返,每看遺稿淚交零。西門舊路花應白,南國新阡草易青。無限越吟招不得,紙錢風急樹冥冥。
庭空下饑雀,吏散早休衙。引鶴尋芳草,教童掃落花。有書消白日,無句詠青霞。市遠人聲靜,真堪斷俗嘩。
今朝廿九,明朝初一。怎欠秋崖個生日。客中情緒老天知,道這月、不消三十。春盤縷翠,春缸搖碧。便泥做、梅花消息。雪邊試問是耶非,笑今夕、不知何夕。
功被寰宇,?蟲之靈。有神司之,以生以成。典禮有初,祀事講明。孔蓋翠旌,降集于庭。
權歸諸呂牝雞鳴,殷鑒昭然詎可輕。新室不囚崇外戚,水中安敢寄生營。
落日楚江深,倒景在高樹。曬網茅屋頭,分魚石梁步。
碧瓦雕甍玉作臺,真從人世躡蓬萊。盤空日月三天近,抱郭南山萬井開。冠蓋乍逢梁苑集,帆檣初望越城回。亦知信美非吾境,魂斷登樓賦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