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三
霜天不管青山瘦。輕云淺拂修眉皺。煙樹隔瀟湘。隔帆吹異香。影殘春恨小。淡墨敧斜倒。無處著消愁。笛寒人倚樓。
霜天不管青山瘦。輕云淺拂修眉皺。煙樹隔瀟湘。隔帆吹異香。影殘春恨小。淡墨敧斜倒。無處著消愁。笛寒人倚樓。
驛騎驅馳萬里身,錦貂渾欲變緇塵。
平生未識行邊地,今日初欣遇故人。
洗眼已驚雙鯉至,相看應訝二毛新。
羨君獨得從軍樂,三歲高陽幕里賓。
始作山陰行,還尋廣陵路。
此身未許閑,長負滄洲趣。
往來古寺居,再與高僧遇。
俗慮雖暫空,勞生竟難訴。
上庠英妙已相陪,隨計觀光亦竝來。
給札偶容親硯席,掄才同是中條枚。
他年闊別常千里,此地過從只兩回。
衰病從來游宴少,為君尊酒喜頻開。
妙年親研席,壯歲各西東。
場屋騰文價,鄉關振義風。
不違顏巷陋,竟哭阮途窮。
頼得賢夫子,遺驂為送終。
閏月稍豐暇,清晨適逢休。驅車偕群公,始為斯亭游。
鐘山來艮維,大江西北流。臺成古到今,舉目意已周。
晉有尸黎密,嘗棲崗之幽。君王懷高風,立剎旌往由。
法云生梁朝,云氣如蟠虬。七齡依寶亮,俊發欽徐劉。
講經此寺中,天花盈空浮。紛紛白雪飛,柳絮未可侔。
近來有賢宰,亭于岡上頭。吳侯因名之,潛德光千秋。
昔人登泰山,芥視十二州。余亦嘆群雄,一毛爭九牛。
豈知振大林,至有八龍留。因末為推本,秘思聊一抽。
燈明天人師,說法歷劫悠。欲放眉間光,洗足先雙收。
入無量義處,身心安如丘。陀羅與殊沙,普散千億洲。
云公于此時,講已不可儔。況當幽巖中,松拂久唱酬。
所以善哮吼,保志稱為優。誰言此華來,天地相應求。
帝釋舉手間,已入如來眸。醉書貽群公,為我商聲謳。
忍事有何妨,勿令心火揚。
火揚猶可滅,心忿固多傷。
堪嘆波羅蜜,可憐歌利王。
從心更從刃,字意好端詳。
萬里風霜一病身,歸來初喜渡河津。
舉頭已近長安日,洗眼先逢玉署人。
平昔每嫌疏館舍,今茲暫許接車塵。
延英對后應多暇,東閣期誰共賞春。
寶塔登題稱逸材,云關岫幌半天開。
獨龍下峙鐘形峻,靈鷲旁連翼勢回。
翠琰名傳千載遠,紫金身應四朝來。
十虛含吐真空里,假步移文亦小哉。
使君嶷嶷下中臺,幕府飄飄得上才。
仲寶初招庾郎至,微之還遇竇生來。
江山滿目歸吟筆,賓主相忘屬酒杯。
自愧鄰城非勝賞,聯章大軸為誰開。
嶙峋峭壁武溪東,聳起昌文疊秀峰。
空谷流聲渾管籥,斷云出岫倚崆峒。
依稀玉韞含輝曉,爛熳花飛點翠融。
自是山靈開淑氣,遙看拱璧鬰青蔥。
讀書不遇古所有,閑居得地今日稀。
世故紛紛定難了,況獨身已與眾違。
洞庭水清君山碧,白酒滿市魚滿磯。
都門一到十日耳,猶恨風塵污我衣。
郊原經雨絕纖塵,短麥蒙茸蓋垅新。
霜葉妝林成錦段,溪風吹水作龍鱗。
秋山蒼翠濃如畫,晴日鮮明暖似春。
遍叩禪關止三宿,猶慚高退自由身。
亂峰環合處,中見古精廬。
萬事盡不到,數僧閑有余。
嶺云時聚散,松竹晝清虛。
自辨一泉后,多來長者車。
高崖落飛泉,深源味冷冽。
云津留玉乳,石髓澄金屑。
淙淙危磴響,滴滴蒼蘚缺。
濺沫灑明珠,滿澗融寒雪。
巖夫就潄飲,姬子臨浣潔。
不獨愈痼疾,自可清內熱。
出門無路避飛沙,長夏那堪暑氣加。
永晝火云空爍石,華堂冰水未沉瓜。
月明蔥嶺千秋雪,風靜天河八月槎。
終借羽翰乘興往,煩冤誰此戀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