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故丈母萊國夫人沈氏三首 其一
北使復南遷,尚書大節全。
長公身致相,冢婦世稱賢。
象服宜偕老,魚軒遽溘先。
哀傷動行路,謝傅況中年。
北使復南遷,尚書大節全。
長公身致相,冢婦世稱賢。
象服宜偕老,魚軒遽溘先。
哀傷動行路,謝傅況中年。
北方使者南返,尚書堅守大節保全名節。長公子官至宰相,長媳世間稱賢。本應身著象服夫妻偕老,可乘坐魚軒的您卻突然離世。哀傷之情連路人都為之動容,更何況如中年謝傅般的親人呢。
北使復南遷:可能指與北方使者相關的事件,具體需結合背景。
尚書:可能是指沈氏家族中有人擔任尚書一職。
長公:指沈氏的長子。
冢婦:長子之妻。
象服:古代貴婦人穿的禮服。
魚軒:用魚皮裝飾的車子,為貴婦人所乘。
溘先:突然去世。
謝傅:指東晉謝安,這里比喻沈氏的親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為悼念丈母娘沈氏而作。當時沈氏家族可能有一定地位,長子官至宰相,沈氏本人也以賢德著稱,她的突然離世讓作者十分悲痛,從而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悼念丈母娘沈氏,突出了沈氏家族的榮耀和沈氏的賢德,表達了對她的哀思。在文學上,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
聲蓋少年場,名冠壯夫籍。行人總憚塵,坐賓皆避席。彈劍恥依人,探丸恒借客。一朝負罪逋,不受追兵迫。
山高天覺小,林氣自清嘉。石磴抱云影,塵襟浥露華。聞鈴知飯熟,待月掛窗斜。白水參禪味,何須吃苦茶。曉起山初沸,行行撥古藤。林衣分露月,牛矢散田塍。遮目心無礙,摩云石有棱。最憐高峽上,一鏡倍渟澄。路循村婦指,赤日亂松岡。柴棘步難踵,石碑銘未詳。公雖殊德業,孰更重文章。垂首空無語,風流讓彼樟。悲憫何須踞廟堂,醫人醫國或同方。味殊百草宜兼濟,澤及群黎只一湯。絕術荒煙誰接脈,清荷孤館自流香。由他高樹狂蟬燥,珍惜心頭片蔭涼。
空濛晴雪卷汀洲,紅蓼丹楓次第秋。空溯伊人愁不見,出棲窮士志難酬。曉風弄笛聲微咽,宵露蜚珠淚暗投。倩女離魂悲白發,水云鄉里證仙游。
客有思悲翁,老大悲明月。昨日顏如丹,今朝鬢成雪。雪色落明鏡,所思胡不悲。寄言東家子,行樂當及時。
涓埃無補圣明朝,持節南荒歲月遙。幾見闌干生薜荔,旋看煙雨綻芭蕉。山城每聽鐘聲早,金闕常思扇影高。為報鹓行舊知己,耽書未解子云嘲。
萬樹風生四季濤,仙門暫許避塵囂。悠然會得楹聯意,始信名山不在高。
澤國春歸早,連門競筑臺。夜來風力峭,疏片半飄梅。曉凍穿流急,晨光照火新。四郊和氣合,歌吹待班春。花光浮剪勝,酒色動雕觴。欲識邦侯喜,眉間照席黃。跨臘才更歲,經宵并是春。黃堂清訟缿,欲助發生仁。日應東風轉,春隨北斗回。不須鄒子律,馀暖到寒荄。曉卜農祥正,遙知歲事豐。小桃如有意,欲吐故時紅。曲席紛羅綺,中腔度管絲。歡聲連萬井,一一擁春祺。
塘名章練起何時,試問村翁盡不知。畫舸乘風搥鼓過,落花飛絮謾相隨。
昔別青梅酸,今來黃葉墮。葉墮卻歸根,窗隙見駒過。大巧亦自然,小智空瑣瑣。一言取封侯,千金賈奇禍。達人知倚伏,去就無不可。天公亦可為,妙用正在我。風雅不可復,亦乃世代然。君看黃初語,已減河梁篇。神思透溟涬,至寶辭雕鐫。黨欲剩著語,不如寂無言。
入閣趨班最后時,崇元御史合彈之。如何進奉二十萬,便逐臺中乞索兒。
死不從亂命,不從乃尊親。婢父陰有報,結草能勝秦。吁嗟乎康公,而心胡不仁。三良既云殉,國事亦以湮。細讀黃鳥詩,令人淚沾巾。
井花出轆轤,清徹靜無滓。洗缽貯空明,置之白石幾。澄心想天一,至味乃無味。□洞可降龍,淵默堪洗耳。門前紅塵滿,問君何能爾。臣門雖近市,臣心乃如水。世路多風波,吾以觀其止。
古剎浮滄海,窗開面面空。樓臺疑蜃氣,簾幕逼蛟宮。兔魄閒波面,魚舠度鏡中。坐深忘色相,誰復嘆飄蓬。
圣皇登寶位,名世應昌期。圖箓禎先兆,形容夢已知。鑾坡曾授簡,石室蚤摛詞。間代文章伯,中朝禮樂司。璧廱周道化,蟬冕漢官儀。緝袞升黃閣,持衡佐赤墀。泰階通地絡,鰲極奠天維。草視巖廊密,梅調鼎鼐宜。重華恊帝日,一德告王時。儤直官垣切,經綸禁漏遲。金蓮分既醉,玉馬敕仍騎。紫蠟勤封事,瑤章慎論思。乾文輝舜藻,晉接動堯眉。凈掃□槍落,光回斗柄垂。鴻鈞陶有象,至正贊無為。平格前難匹,中興今在茲。孤忠扶社稷,洪澤遍華夷。湛露滋高掌,祥風拂翠旗。愛賢頻吐握,閱士每詢咨。共聽韶方奏,自慚竿濫吹。幸逄天老壽,敢賦玉春詩。淑氣催軒律,陽和沃帝慈。承歡鄰黼座,賜慶出瑤池。御饌珍盈釜,仙漿香滿卮。榮叨芳宴及,感并寵恩推。快睹稀齡度,端居列辟師。鹓行瞻獨鶴,龜算數非羆。對鏡顏長駐,勝簪發未絲。分明松柏質,不改雪霜姿。寄適情偏逸,遐觀景更奇。山含三島合,海注百川隨。云翥丹丘鳳,雨叢玄圃芝。神州春蕩蕩,禹甸物熙熙。愿奉千年歷,明良福屨綏。
劍氣沖斗牛,茂先能暗識。如何迷大權,不見臺星坼。人事既宕冥,天象焉昭晰。我既乏世用,丱丱安卑職。天高無厚風,卑樓羽翰戢。平生經世念,直與日月息。他時明經中,幸免書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