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程帥因任四首且言久缺詩筒之意 其一
恩綸蜚下漢江濱,特許襄民借寇恂。
千里江山皆動色,列城條教再生春。
灌瓜夙稔安邊策,茹草寧無待哺民。
方倚金城親邵父,近君寧惜小逡巡。
恩綸蜚下漢江濱,特許襄民借寇恂。
千里江山皆動色,列城條教再生春。
灌瓜夙稔安邊策,茹草寧無待哺民。
方倚金城親邵父,近君寧惜小逡巡。
皇帝的詔令飛速傳到漢江之濱,特別準許襄陽百姓能像借寇恂那樣留住賢能官員。千里江山都為之改變顏色,各地的政令讓大地再次煥發生機。早就熟知如同灌瓜般平和的安邊策略,怎會沒有像茹草般等待救濟的百姓呢。正倚靠如金城般的賢官親近如邵父般的良吏,接近您怎會在乎短暫的等待。
恩綸:指皇帝的詔令。
蜚下:飛速下達。
特許襄民借寇恂:借寇恂典故,東漢寇恂任河內太守,有政績,后調走,百姓要求借留一年。這里指允許襄陽百姓留住賢官。
條教:指政令、教令。
灌瓜:指用平和的方式處理事務,這里指安邊策略。
茹草:吃草,形容百姓生活困苦。
金城:堅固的城墻,比喻可信賴的人。
邵父:指西漢邵信臣,他任南陽太守時,有惠政,被百姓稱為“邵父”。
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或不敢前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是朝廷要調動一位在襄陽任職且有政績的官員,襄陽百姓希望其留任,朝廷最終準許。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表達對朝廷決策的肯定和對官員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賢能官員和朝廷的正確決策。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積極向上。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和百姓對賢官的期盼。
綸扉重入幾星霜,此地相傳有病坊。 中使頻來催擬旨,門官隨到報升堂。 虛言政事歸三府,但見文書列兩房。 晝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宮墻。
魂來湘水感須眉,故國云山峴首祠。半世巴夔猶是客,一生稷契但存詩。
干戈收骨知何處?歲月亡胡未有期。悲憤紛紛稱嫡嗣,七歌痛癢幾人知。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未必新吾異故吾,一年贏得幾莖須。長恩已卻年來祭,如愿難應世上呼。
宿債久逋門不閉,余囊可數酒還沽。瘦妻莫問新春甑,且待明朝判有無。
但乞微陰趁旅程,出門更喜晚來晴。不多斜日依山下,無數寒松送客行。
碌碡草枯平野靜,陂塘潦盡小舠輕。昨宵風雨蘭江夢,心跡虛堂感濯纓。
白楊團夕陰,日收忽見火。 飄燐逐人衣,但行不可坐。 世間惟二美,豪杰與婀娜。 堂堂百年駛,累累一土裹。 無限未來人,或有當初我。 何不去學仙,微塵乃輕墮。
時移物換,春色今過半。天未老,情難變。壺中風月好,鏡里韶光賤。
還讀易,韋編已破書千卷。
修褉歸來晏。帽壓飛花亂。堪一笑,毋多嘆。肯將軒冕志,改卻煙霞愿。
俄頃事,等閑看得都如幻。
荷花含笑調薰風。兩情著意尤濃。水精欄檻四玲瓏。照見妝容。 醉里偷開盞面,曉來暗坼香風。不知何事苦匆匆。飄落殘紅。
歲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去年江上行役,常動故鄉愁。容與碧云亭畔,極目江山千里,隱隱是西州。日暮天容斂,鷗雁下汀洲。迥故棹,尋舊里,解客裘。功名前定,時到安得為淹留。幸有青編萬軸,且又日長無事,莫恁做閑憂。花下常攜酒,明月好登樓。
氣升氣止。引得丹元童子喜。 耳里聞風。知是泥丸一竅通。 危樓宴酒。不覺黃芽生蕊壽。 芽長如何。只覺金花罩體多。
五馬人生最貴,金陵自古繁華。光懸相印擁朱牙。況值邊庭閑暇。滿勸東西碧玉,高燒麗燭紅葩。詔黃新濕字如鴉。明日天庭飛下。
人無常止。暮四朝三時怒喜。怪雨嫌風。高耳皇天下聽通。剛而使酒。罵坐灌夫忘客壽。魋若予何。夫子雍容語不多。
逼仄懷居非丈夫,吾今語子好游乎。 沅湘到處有司馬,嵩華至今談小蘇。 事會無窮閑宇宙,山川有盡眇江湖。 奇聞壯觀多收拾,刮目他時看阿吳。
碎剪紅綃間綠叢,風流疑在列仙宮。 朝真更欲薰香去,爭擲霓衣上寶籠。 忽驚錦浪洗春色,又似宮娃逞妝飾。 會當一遣移花根,還比蒲桃天上植。
勝地獨湖山,滿堂貯風月。歌舞太平氣象,雪回云遏。紅鞋朱帽,隔岸喚船,芙蓉萬疊。人稀到,這清絕。 因思舊事,莊敞平泉宅。莫與他人樹石,對兒孫說。難全晚節,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間,任窮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