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
人間窮達命污隆,作意功名欲捕風。
但見劉班誤車子,何曾鄧禹笑王融。
官曹得飽余何事,書課乘閑亦雋功。
少待莼鱸付張翰,一溪風月放船篷。
人間窮達命污隆,作意功名欲捕風。
但見劉班誤車子,何曾鄧禹笑王融。
官曹得飽余何事,書課乘閑亦雋功。
少待莼鱸付張翰,一溪風月放船篷。
人間的窮困顯達由命運決定,刻意追求功名就像捕捉風一樣虛幻。只看到劉班耽誤了車子,何曾見鄧禹嘲笑王融。在官府任職能吃飽飯就沒別的事了,閑暇時讀書也有很大的收獲。稍等些時候像張翰一樣去品嘗莼羹鱸膾,在一溪風月中駕著船篷自在游玩。
窮達:窮困與顯達。污隆:指世道的盛衰或政治的興替,這里引申為命運好壞。
作意:刻意、著意。捕風:比喻追求虛幻不實的東西。
劉班誤車子:具體典故不詳,推測可能是指某人因某事耽誤了行程。
鄧禹:東漢開國名將。王融:南朝齊文學家。此處可能是泛指不同境遇的人。
官曹:官府。
書課:讀書學習。雋功:很大的功勞、收獲。
莼鱸:指莼羹鱸膾,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莼羹鱸膾,于是棄官歸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對官場生活感到厭倦,可能處于仕途不順或對功名看淡的階段,從而產生了歸隱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功名的淡泊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用典巧妙,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與歸隱之間的思考。
東湖同住水云家。
婉娩宜家早,孳孳執禮勤。事姑俱白發,看子上青云。飛旐隋河路,新阡慎水濆。哀榮兩殊絕,州里未前聞。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何如此兩幅,疏淡含精勻。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
故人自是龍頭客,何似南荒久不歸。欲把一觴陳楚些,月江煙雨正霏霏。
此局端堪稱意無,疲民廣漠暫枝梧。天心或欲收殘劫,王道何妨起一隅。尹也就湯應得所,禹之行水定非愚。西南億兆當誰寄,悉絕乾坤老腐儒。
能賦方圓動靜詩,瀾翻反切亦如之。京華無限簪纓客,識字何如八歲兒。
葡萄之酒琥珀缸,金罍玉斝春茫茫。博山爐焚沉水香,翠屏朱戶羅笙簧。援琴鼓瑟流清商,洞簫遏云聲飛揚。珠簾不捲凝夜霜,千花萬花夾華堂。明星爛爛出東方,左挾安陵右龍陽。美人翠袖嬌紅妝,秦城衛女紛成行。愿君一盼生輝光,清歌盈盈繞畫梁,夜如何其夜未央。
片言不合去何遲,又似當年在楚時。束帛蒲輪無報效,至今天子不迎師。
廣寒宮。秋期明日方中。嘆陰晴、自來無定,何如今夕從容。棹蘭舟、亂穿波月,斟玉斝、清帶荷風。身世難期,歡娛易失,名言千載記坡公。公曾道,涼天佳月,何必限春冬。況復有,西賓共載,仙季相從。笑疏狂、興來無盡,艤舟更策吟筇。任諸君、班荊藉草,環四岸、度竹穿松。飛上崇臺,放開老眼,冰輪誰遣卻朦朧。多應是嫦娥見妒,勝事不教窮。天知我,須臾風起,萬里云空。
定水招提鳴鶴東,鑒湖歸去泛孤篷。缽衣不濕荷花露,玉麈遙生桂子風。山靜祇看云自動,江澄莫訝水如空。沃州有約尋支遁,還許清談共野翁。
兩山南北詩三百,付與秋風趙倚樓。忽憶老逋墳下路,梅花夜雪上孤舟。
丹石無光古剎存,蘆沙漁鼓□朝昏。江淮門戶天分合,日月軒窗海吐吞。山足半沉曾瘞鶴,云腰中斷可呼猿。丁寧為我留佳處,茅屋三間護竹根。
一住京華三十年,春花秋月謾相牽。高情總付珠簾卷,危坐空馀木榻穿。水曲停驂新禊事,墻陰題字昔游仙。動成陳跡多惆悵,安得長生老后天。
今年秋早,似常年、人世光陰如電。君看老仙風度別,綠發芳瞳長健。細數平生,三千功行,一一修持遍。通明殿上,鈞天張樂高燕。應似六一先生,神清之洞,萬仞蒼苔蘚。少待中原開霽了,一片閑云舒卷。姹女煉成,嬰兒養就,坐閱蓬萊淺。青霄笙鶴,也應回顧雞犬。
配德樂丘園,承家屬后昆。千鐘豈榮耀,一笑為平反。庭樹悲風慘,霜天落月昏。斑衣已陳跡,補袞看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