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息山
猿蹊鳥道且攀隮,暝靄頑蒼只尺迷。
狠石忽開防地裂,屯云不散訝天低。
眼高欲了三千界,夢斷猶驚七百梯。
回望故山真可指,杜鵑腸斷為誰啼。
猿蹊鳥道且攀隮,暝靄頑蒼只尺迷。
狠石忽開防地裂,屯云不散訝天低。
眼高欲了三千界,夢斷猶驚七百梯。
回望故山真可指,杜鵑腸斷為誰啼。
沿著猿猴和飛鳥行走的險道艱難攀登,黃昏的霧氣和深青色的山巒近在咫尺卻又模糊難辨。突兀的怪石突然出現(xiàn),讓人擔(dān)心大地會裂開,積聚的烏云久久不散,讓人驚訝天空如此之低。眼界高遠想要看盡三千世界,夢斷醒來還驚悸于那七百級的階梯。回頭眺望故鄉(xiāng)真的可以指著方向,可杜鵑鳥聲聲悲啼,它是為誰斷腸呢?
猿蹊鳥道:猿猴和飛鳥行走的道路,形容山路險峻。
攀隮(jī):攀登。
暝靄:黃昏時的霧氣。
頑蒼:深青色的山巒。
只尺:即咫尺,形容距離近。
狠石:突兀的怪石。
屯云:積聚的烏云。
三千界:佛教用語,指整個世界。
七百梯:具體指詩中登山的階梯,形容山路漫長。
故山:故鄉(xiāng)的山,代指故鄉(xiāng)。
杜鵑:傳說杜鵑鳥啼聲悲切,常用來表達哀傷之情。
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一次登山的過程中有感而發(fā)。當時他或許身處異鄉(xiāng),在攀登險峻山峰時,面對艱難的路途和雄渾的自然景象,心中涌起了對世界的感慨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這首詩以登山為主題,描繪了登山途中的艱險和所見之景,展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生動描繪,又有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
軍樂泱泱正激蕩,眾賓同醉萬年觴。燈火盡作魚龍氣,角戲仍施虎豹裝。?蝀橫霄驚吐彩,欃槍拂地忽摧芒。主人親挾胡姬出,試問何如云亸娘?
士人坐為仕宦牽,出疆載質(zhì)可笑人。畢生號呼冒憂患,苦用志業(yè)戕天真。十年養(yǎng)氣如磨劍,正欲一斬世事纏。玉人雕斲豈受教,服膺孟氏在此言。荷戈戍邊非所學(xué),事急無人謬使前。來時斗米值千錢,今日郊原聞管弦。舉頭秋月三回圓,知我懷歸心勃然。欲去則去誰能援,黃鶻身微亦摩天。回看帝座黯孤懸,江湖攬袂空汍瀾。
殘霞紅滿天,微月澹不耀。豈知人定后,耿耿方相照。
梅廳廊下蕉與竹,風(fēng)雨時來嘯哀玉。他年萬一憶龍州,不待夢中應(yīng)在目。
武建孤軍戍南荒,邊亂雖平士多亡。亡者入地塔出世,含哀郁怒凌蒼茫。龍州西山日欲落,雙江奔流動城郭。倚天神劍忽飛來,雪脊霜峰見棱鍔。夾岸遙看人共指,俯映浮橋斷江水。瘡痍瘴癘意全消,孤標祇在斜陽里。君不見男兒為國軀可捐,伏波遺廟尚巋然。銅柱沈埋無覓處,州名猶自喚文淵。
盜賊非天性,紛紛皆博徒。孰能止游墮,自足靖萑苻。飲酖有切喻,攘雞寧后圖。如何理財者,猶稅牧豬奴。
歷落嵚崎極可哀,暫投魑魅卻須回。棄官入海非難事,曾欠娥眉一諾來。
老我何心看歌舞,病來亦復(fù)廢杯觴。為君誦取船山語,已避名場避酒場。
萬馬奔騰駐足時,淺人紛紛豈得知。譽之不喜毀不怒,牛背眼光卿勿疑。
守邊有上策,興學(xué)以平亂。三嘆登斯堂,彌天待童冠。
竹影妙于畫,夜窗看最幽。燈清猶助月,蟲老亦吟秋。樂土將奚適,窮邊未解憂。三年負重九,知我有高樓。
登高亦何為,謂可舒抑郁。今朝雖重陽,抱膝獨不出。此州乃井底,無處見天日。縱隮萬山顛,猶在千丈窟。三秋不易過,業(yè)滿當自脫。滔滔海揚波,吾意行一豁。
九秋佳節(jié)去堂堂,無酒無花意欲狂。但使棄官仍濟勝,登高何日不重陽。
黃花歲歲傲西風(fēng),漢上江南舊寓公。誰見戍樓人欲老,夕陽來對拒霜紅。
風(fēng)凄日澹叩松扃,如背人間到杳冥。疏雨過山應(yīng)助淚,斷魂依樹欲忘形。生兒何異原頭土,入世還憑地下靈。徙倚沈吟終一去,亂峰旋為鎖梅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