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贈高司理共八首 其七
腰錢幾夜夢維揚,上雨傍風祇此堂。
人笑鉛刀那用割,自知襪線豈能長。
課詩壇畔獨飛動,問字人來且碧香。
徑欲披衣還舊隠,二天寧久溷蘇章。
腰錢幾夜夢維揚,上雨傍風祇此堂。
人笑鉛刀那用割,自知襪線豈能長。
課詩壇畔獨飛動,問字人來且碧香。
徑欲披衣還舊隠,二天寧久溷蘇章。
好幾夜都夢到帶著錢財去揚州游玩,可實際上卻只能在這風雨中的堂屋里。別人笑我像鉛刀一樣沒什么用處,我自己也知道自己才學淺薄。在詩壇上我獨自活躍創作,有人來向我請教學問,我就用香茶招待。我真想披上衣服回到舊日隱居之地,兩位賢明的上司怎會讓我長久地處于這混濁的世間。
腰錢:腰間有錢,指富裕。維揚:揚州的別稱。
上雨傍風:形容所處環境簡陋,風雨交加。
鉛刀:鉛質的刀,很鈍,比喻才能低下。
襪線:比喻才學短淺。
課詩:作詩。壇畔:詩壇。
問字:指請教學問。碧香:指香茶。
舊隠:舊日隱居之地。
二天:指兩位賢明的上司。溷:混濁,這里指處于混濁的環境。蘇章:東漢人,為官清廉,這里代指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仕途上有所感慨,雖有創作才華但可能自覺未得重用,同時也有對隱居生活的向往。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官場復雜,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了復雜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身才能的認識、在詩壇的創作狀態以及歸隱的意愿。其特點是情感復雜且表達直接,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刀環何處貽都尉,馬首當年逐冠軍。無限關山行欲盡,晚來流落在三云。
秦女吳妝玉不如,卷衣猶在五更初。休疑雨露無多點,關內離宮二百余。
壯志羞彈鋏,生涯問曳裾。帝城不可住,邊塞復何如。古戍霜侵早,交河月滿初。秋笳吹又急,容易鬢毛疏。
原憲并日食,端木出連駟。兩賢恒相從,只有嘆已耳。道勝無怨尤,夜耕可卒歲。世豈乏劉龔,人生貴立志。榮叟年九十,帶索樂弗匱。所造吾安知,豁達庸何易。幾死之散人,優游同直寄。自古笑亡羊,殉名如殉利。待激西江流,索我枯魚肆。
窣堵飛來鎮海門,縹香碧玉漾江漘。拍堤盡是聽鐘水,登筏聊為問渡人。斷壁松寒三詔洞,橫堤柳瘦百年身。湯湯去此何言說,焉有灰煙與扇巾。
羽客隱松關,翛然一室間。無弦琴獨操,太古味常餐。永日云連榻,清宵月滿壇。會看騎白鶴,直上碧云端。
相思不安席,聊至狹邪東。愁眉仿戚里,高髻學城中。雙眉偏照日,獨蕊好縈風。自陳心所想,獻賦甘泉宮。傳聞方鼎食,詎憶春閨中。
越王城里九山分,只見三山翠入云。山下有山看不得,奴從何處可逢君。
平生何所好,性命只圖書。況有丹黃遍,真成心血馀。我躬猶削跡,子意獨憐渠。萬一遺珠返,重光水竹居。
一天云葉翳朝霞,風卷泥沾不惜花。群玉山高春好在,人間煙雨暗千家。
碧梧露結曉凝霜,蘆蕊瀰漫積雪揚。鴻雁翩翻來薄霧,巨魚跳躍下清江。風聲落木深秋意,云影垂天印日陽。閑看滿山黃菊蕊,因蜂搖動暗浮香。
抱痾掩荊扉,出戶已寒節。新晴步南溪,草際見殘雪。仰視日光微,始驚天氣冽。敝裘有馀溫,濁酒堪獨啜。羸軀茍能存,暄月會當別。
九曲流泉碧玉清,紅蓮邐迤送金觥。洛中勝事循周典,共侍宸游宴鎬京。
輕雷不成雨,風砌旋支床。山亂云行曲,樓高月路長。柴門非故國,戎馬尚他鄉。笳鼓悲清暝,關河思不忘。不寐池塘夜,蕭蕭夏木重。亭虛風趁客,水凈月隨儂。蛙喜鳴如吹,蟬饑語似蛩。一區真自足,何地肯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