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興化葉明府進卿二首 其二
一昨連甍較詐狙,缿筩合鬭未良圖。
君來嚬笑民之法,政絕鋒铓古與徒。
俗變身如游建德,時清人不畏萑苻。
自公日有詩書樂,大府仍無急急符。
一昨連甍較詐狙,缿筩合鬭未良圖。
君來嚬笑民之法,政絕鋒铓古與徒。
俗變身如游建德,時清人不畏萑苻。
自公日有詩書樂,大府仍無急急符。
從前相鄰房屋間像狡詐的獼猴般爭斗,用缿筩收集舉報相互爭斗并非良策。您到來后或顰或笑都成為百姓的準則,施政沒有鋒芒與古代賢良之輩同伍。風俗變好人們如同生活在建德那樣的太平之地,時世清平人們也不害怕盜賊。您處理公務之余每日有詩書相伴之樂,上級官府也沒有緊急的催逼文書。
一昨:前些日子。連甍:房屋相連,指相鄰的人家。詐狙:狡詐的獼猴,比喻爭斗之人。
缿筩(xiàng tǒng):古代儲錢或接受告密信件的器具。合鬭:相互爭斗。
嚬笑:皺眉和歡笑,泛指面部表情。民之法:百姓的準則。
鋒铓:鋒芒,指施政的嚴厲手段。古與徒:與古代賢良之輩同伍。
建德:傳說中上古的太平盛世之地。
萑苻(huán fú):本指澤名,后指代盜賊。
自公:處理公務之余。
大府:上級官府。急急符:緊急的催逼文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當地社會存在一些爭斗亂象,葉明府到任后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使社會風氣好轉。詩人看到這種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贊美葉明府的政績。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葉明府的施政能力和政績。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展現治理前后的變化,體現出葉明府的賢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地方治理的情況和人們對賢明官員的期盼。
銀甲調鶯,金釵掠鳳,記曾低按秦吟。雁陣驚寒,渾疑衡浦沙沉。卻憐趙女情何限,戀聲聲、夢斷難禁。到而今。逸相重招,仙籟還尋。十三弦底魂消處,甚湘靈遺瑟,蜀客傳琴。明月來時,綠窗花影簾侵。試彈一曲相思調,數江南、誰是知音。寄芳心。畫閣綀囊,庭院深深。
少日離家老未回,西湖簫鼓正相催。宵深猶夢龍舟上,載得羈人海外來。
洞庭木落水邊秋。院宇誰家不記愁。雁陣驚寒字字休。下汀州。贏得蘆花白盡頭。
那堪雙鬢如霜白,隔海孤鴻尚不歸。吊古懷人吟楚些,騷魂若逐峽云飛。
鸚鵡能言飛鳥已,猩猩能言走獸耳。人之所異于鳥獸,乃在知禮與達理。湖西來有熊身玉面公,黑白分明憨且美。對客有禮文彬彬,進退中節嫻舉止。深深一鞠出相迎,再見一握還回視。為問誰教儂禮貌,陳家玉華好姐姐。循循善誘晨到昏,使儂差與人相似。君不見湖濱長發紈褲兒,包股喇叭褲管子。怒目但作金剛視,出口便是骯臟俚。不知禮貌為何物,見儂寧不自羞恥。
清秘靈鶼席上珍。重游水繢著繽紛。采毫頰綴三分色,湘夢奩開六幅裙。脂瀲滟,粉氤氳。詩中畫里喚真真。倩扶花伴姑仙紫,五百年前疑是君。
楚澤惟聞蘭芷馥,千秋詞賦尚鏗鏗。峰回岳麓浮佳氣,水到湘江出怨聲。已見郢中歌白雪,還期宣室問蒼生。魂銷殘夜霜天月,恍有凌波鼓瑟行。
早歲辭家曾仗劍,白山黑水共星辰。吞膻嚙雪心猶壯,為復山河不顧身。
簾櫳莫怨東風晚,年年燕鶯催老。麗日總關情,檢金奩初稿。碧螺眉黛掃。待相約、綠窗吟嘯。暗惜尊前,卻妨云夢,幾經愁抱。腸斷是黃昏,嗟孤負、分茶斗簽才調。綺思剔心心,引新詞絕妙。筆端春未杳。倚人醉語香花貌。省多少、刻骨纏綿,奈艷陽非早。
蓮塘佳景,佇出群標致,靚妝花朵。忍惜應時拗折取,微會芳心可可。一斛明珠,千絲金縷,裊裊偷聲和。念奴歌好,玉臺新詠嬌妥。偏是宛轉情柔,纏綿思摯,流露辭中火。簾卷西風人已醉,道似魂消真個。一字閑愁,二窗別調,月覷浮云破。瀟湘波影,倩伊清夢同作。
但耽山水猶能杖,送盡云煙尚剩詩。湖海豪情人不識,昏黃獨謁武鄉祠。
密約誰知有約,鐘情偏道無情。心中暗計美前程。相思珠簌簌,癡立玉亭亭。望斷遙天雁影,似聞隔院琴聲。羞花擲果兩知名。雙棲微愿了,一笑許傾城。
春色錦江看不盡,西來何事又停車。詞人老去猶瀟灑,萬里橋邊吊校書。
青帳舊歡多麗,紅窗初日方長。木蘭雙槳艤橫塘。花遮煙雨好,人昵粉脂香。草綠迷歸吳苑,風流小駐錢唐。吹笙伴醉互評量。今宵休便去,低問宿誰行。
渭濱歲月一竿羈,不壞金剛信可期。我亦馀生鋒鏑里,錦襜突騎憶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