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馬伯庸少監四首 其二
移蹕宮城曙,煙花繞閣重。來王俱屬籍,稱使不傳烽。賜席還親問,囊書更手封。恐煩宣室召,視日轉蒼龍。
移蹕宮城曙,煙花繞閣重。來王俱屬籍,稱使不傳烽。賜席還親問,囊書更手封。恐煩宣室召,視日轉蒼龍。
東堂令史報來時,仙桂云攀第九枝。
乍聽言音猶似夢,卻思公道即無疑。
寒門仿佛春將到,幽徑朦朧月漸移。
殘漏聲中鞭馬去,纻袍重戴已相隨。
測測日西去,去來無盡時。
百年無半在,一事更何為。
草屋倚寒木,疏梅橫短籬。
直能捐世慮,何處不忘歸。
征衣何惜染塵埃,款段搜詩亦快哉。
百里亭長與亭短,一天云合復云開。
傾茅柴酒和余粕,彈接?巾去薄塺。
不是剡溪清興盡,聲聲杜宇勸歸來。
紫蓋東南久寂寥,石城煙霧壓岧峣。
登臺倦客懷千古,宿內閑人夢六朝。
御苑云浮曾拾翠,舊樓月落尚吹簫。
諸公不說新亭事,目斷空江半日潮。
焚修七十載,內外已圓成。
教相論因果,冥心契死生。
紙窗應自白,花砌本無情。
燕坐觀浮世,誰非走利名。
我昔遨游周八極,玉京金闕俱經歷。
翩然騎鳳下瑤池,如與雙成獲相識。
雙成侍燕王母旁,道貌方瞳照人碧。
玉笙吹徹奉瓊觴,范子從旁丐余瀝。
東方曼倩謂余言,汝亦名在地仙籍。
鳳城南望好溪山,此是元君故仙宅。
琉璃槃上存金鼎,鼎內丹砂如琥珀。
汝能服食早歸來,與予同是逍遙客。
我時貪醉蟠桃春,不記當年說仙跡。
一朝酒醒人世非,盤碎丹飛杳難覓。
香風堂上久徘徊,蘇李題詩掛空壁。
孤云野鶴謾興怨,我獨摩挲問金狄。
世人勸我舐丹鼎,我亦何嘗苦營役。
丈夫自有大還丹,得道不分今與昔。
朝發瑞溪縣,夕憩蒼梧城。
蒼梧有賢牧,寮宷悉時英。
宴我南薰樓,宿我嘉魚亭。
珍肴既重列,美醞仍細傾。
莫夜繼秉燭,優巫陳楚聲。
酒闌吐肝膽,驩焉若平生。
黽勉服王事,行邁有期程。
贈言無夸解,因之寄深情。
屋小書千古,身閑心五湖。
從人笑迂闊,于道轉清孤。
涯涘觀詩硯,陽春借酒壺。
江邊折黃菊,共感老頭顱。
曬網漁人路,高低四五家。
半篙春水竹,一樹夕陽花。
鷗靜機忘鷺,牛行背立鴉。
白頭村叟醉,茅店酒仍賒。
傳自鴻荒判古初,羲農黃帝立規模。
無為少昊更顓帝,相授高辛唐及虞。
位禪夏商周列國,權歸秦漢楚相誅。
兩京中亂生王莽,三國爭雄魏蜀吳。
西晉洛陽終四世,再興建鄴復其都。
宋齊梁魏分南北,陳滅周亡隋易孤。
唐世末年稱五代,宋承周禪握干符。
子孫神圣膺天命,萬載升平復版圖。
片云塊石一耕夫,耕得情田數畝余。
不用木金為耒耜,祇將紙墨當菑畬。
塞茅心撤猶芟草,翻水文成若決渠。
三歲一番供貢籍,平時不用納王租。
年來百念如寒灰,老眼慵向時人開。猶有愛山緣未斷,芒鞋信步東巖隈。
東巖幽勝甲晉境,寒藤古木生蒼苔。誰鑿云根泄海眼,驚波深瀉如奔雷。
衲僧具眼覷天奧,作亭闖爾臨淵洄。亭中空洞納萬象,收奇攬秀無遺材。
倚闌清坐洗塵念,灑然冰雪涵靈臺。上方一目盡千里,勞筋未暇窮崔嵬。
百年名剎燼一炬,可憐金碧成蒿萊。世間興廢豈足道,會看穹壤論三災。
短生乘化不暫駐,須臾變化隨風埃。心知所歷皆夢境,題詩漫識吾曾來。
下山一笑便陳跡,但見白塔蒼煙堆。
說到神仙事渺茫,壽春亙古此靈場。
松邊白隠千年鶴,嶺外紅拖幾夕陽。
霞馭月寒時弄影,斗壇風冷夜聞香。
先生不必真人號,自與乾坤共久長。
蒼茫空闊海云開,浙水東西隔岸隈。
我到龍山呼渡晚,誰從漁浦趁潮回。
驀驚塞雁聲嘹嚦,靜看沙鷗獨往來。
山外中原皆在望,英雄誰肯便心灰。
舊是瑤階玉筍班,早乘白鹿出人間。
朝依漢殿參玄典,夕護仙爐煉大還。
三月崆峒傳帝箓,千年姑射駐童顏。
馬家仙井家園在,何事青牛遠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