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粹伯挽章二首 其一
今代論時杰,如公未易量。
冰壺鐘器質,繡段粲文章。
遂鬰鸞臺望,俄成馬鬣藏。
忠賢如此爾,天意竟茫茫。
今代論時杰,如公未易量。
冰壺鐘器質,繡段粲文章。
遂鬰鸞臺望,俄成馬鬣藏。
忠賢如此爾,天意竟茫茫。
在當代評論杰出人物,像您這樣的人難以估量其才德。您品質如冰壺般高潔,文章似錦繡般華美。本有望在朝堂大展身手,卻突然離世。忠賢之人竟如此結局,天意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時杰:當時的杰出人物。
冰壺:比喻人品質高潔。
鐘:匯聚。
器質:才德、氣質。
繡段:精美的錦緞,比喻華麗的文章。
鬰(yù):通“郁”,積聚。
鸞臺:唐代門下省的別稱,這里泛指朝廷重要官職。
馬鬣(liè)藏:指墳墓。馬鬣,墳墓封土的一種形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李粹伯去世后,詩人為悼念他而作。當時社會或許有對賢才的渴望,而李粹伯這樣的忠賢之士早逝,引發詩人對天意和命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李粹伯,高度贊揚其才德,對他未能充分施展抱負就離世表示惋惜。詩中體現出對賢才命運的關注,在文學上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情感,具有一定感染力。
帝圻東南雄,王氣何蔥蔥。價人秉玉節,萬國資屏幪。逸駕紹往軌,昏旭靖以共。瓊樓架寥廓,列輝羅心胸。生平清厲操,俶始復有終。試茲吐馀緒,詎足收駿功。鈞軸定有待,吁謨贊淵衷。
獨訪柴門深竹里,板橋流水斜通。漁舟泊處暮云重。數家橫浦上,一徑入煙中。叢木暗妨樵路遠,鷺鶿飛破霞紅。輕雷隱隱小池東。藕花鮮著雨,菱蔓弱牽風。
白雁過,江南破,更無一寸土可坐。自閩入廣隨波流,胡塵暗天天亦愁,黃蘆霾岸風颼颼。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澳,漁舟不往御舟到。風吹御舟力排奡,嗟嗟悲哉誰與告。誰與告兮悲復悲,逢崖則止會有時,星星之火奚威為。君不見,青苗行時不敢語,大事已逐黃龍去。又不見,金牌出時不可回,殺氣先隨白雁來。舒王生,鄂王死,宋家刑賞乃如此。嗟嗟井澳徒悲爾。
野夫不識武城宰,問之無言色微改。但說今年秋雨多,黃芪滿谷無人采。踏遍西城錦石盤,莫投佛屋解征鞍。隔林依約見燈火,山谷人家初夜寒。
枝頭血色萬年萍,錯落橫天粲彗星。昔日楊姬勞走驛,一時王姥欲俱刑。浪傳石蜜來他域,巧似珊瑚出漲溟。仙種世傳工益壽,飽嘗端勝衛生經。
纖指彈新曲,寬衣裹瘦身。籬邊小菊作芳鄰,她似去年人。香艾薰明月,茱萸念遠親。青絲縱是滿秋塵,依舊故鄉魂。
圉圉洋洋各自由。或行或舞或沈浮。觀魚未必知魚樂,政恐清波照白頭。休結網,莫垂鉤。機心一露使魚愁。終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游。
京口瓜洲一水間,秋風重約到金山。江山自為離人好,不為離人數往還。
昔我浮家去,依依在漢陽。無窮惟木葉,不忍過瀟湘。白鷺同華發,青山是故鄉。不知漁父意,何事愛滄浪。
歸思適當秋,秋霖壓馬頭。悶添三日坐,涼贈一程游。寒灶猶存否,石梁聞小休。離臺無怒嶺,下剡有輕舟。
樂官多暇豫,望苑暫回輿。鳴笳陵絕限,飛蓋歷通渠。桂亭花未落,桐門葉半疏。荷風驚浴鳥,橋影聚行魚。日落含山氣,云歸帶雨馀。
朔氣能寒海上山,卻留蒼翠倚云間。時看舞鶴笙前下,長聽棲烏月里還。天澤九重承自遠,霜標千仞渺難攀。休疑綠鬢年年好,柏實松苓總駐顏。
鐘聲停苦事何如,今日東南物力虛。倘憶金陵鄉國否,遺民愿比鲙殘魚。
茅屋藏深樹,寂然無四鄰。縱橫云塞戶,出入鳥隨身。澗有前宵雨,花開三月春。山居雖淡薄,聊自養天真。
滕陽三百里,大地捲沙霾。不辨春陽氣,能勝旱暵哀。柳長傷碧亂,草澀阻青回。試問東蒙北,何山可剪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