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十首 其一
重見發更白,羈棲偕在行。
余嗟遽如許,子亦可憐生。
玉粒書新券,霜蔬煮破鐺。
詩成莫浪出,或取世儒輕。
重見發更白,羈棲偕在行。
余嗟遽如許,子亦可憐生。
玉粒書新券,霜蔬煮破鐺。
詩成莫浪出,或取世儒輕。
再次相見我的頭發更白了,漂泊寄居時你我一同前行。我感嘆世事變化竟如此之快,你也實在令人憐惜。用新券去換米,在破鍋里煮著經霜的蔬菜。詩寫成后不要隨意拿出去,否則可能會被當世的儒生輕視。
羈棲:漂泊寄居。
遽:迅速,突然。
玉粒:指米。
破鐺:破鍋。
浪出:隨意拿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羈棲”可推測,詩人處于漂泊狀態,可能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生活艱苦,詩人與友人一同經歷著生活的磨難,在再次相見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生活。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語言描繪清苦生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生活境遇和內心世界。
淺水疏林漫搭庵,無奇可問但玄談。逢君只恐春歸去,帶雨看花盡濕衫。
小隱山林習已成,市朝聲利讓渠爭。是非每向靜中見,悔吝多從動處生。且約蒼官陪竹友,共邀歡伯訪梅兄。歲寒心事期相守,一瞬枯榮任變更。
英雄誰得老,天意在吾人。但使羊裘在,何妨鶴發新。花留貧賤日,酒送亂離春。待與清秋雁,重來問白蘋。野寺鶯花外,相逢淚滿巾。猶多天寶客,已少永和春。龍去悲明日,天回望此人。吾衰何足嘆,勉作采芝臣。勞勞南北路,蓬轉恨車輪。白首空為客,黃金不識人。菱花能向暖,菊藥亦開春。小別還惆悵,梱知日以新。
蒼梧府君惠反死。能令死人不絕嗣。
藩方人奠枕,楚尾鐵為城。曉日熙仁惠,春雷殷政聲。護邊一李績,增戶幾王成。笑指瓊花露,如公徹底清。腹里群經笥,毫端五字城。少陵寧漫興,侯喜欲無聲。竊聽鏘金奏,仍聞破竹成。君知盥手處,毛骨為誰清。我亦飽參僧,贏糧走百城。諸公傳句法,夫子擅詩聲。自笑屠龍誤,時須畫鶩成。峨肩出苦語,蛩夜共凄清。自昔繁雄地,蕪城壓錦城。惟公工活國,上課已蜚聲。富庶幾當日,調虞屬老成。歸應演周頌,宗祀奏維清。
地僻近煙蘿,門無車馬過。林深宜雨急,野曠覺春多。草軟游人醉,鶯嬌姹女歌。顛狂江上興,可奈少陵何。
一上孤城意已秋,謫仙狂客舊風流。雅宜庾亮三更月,不獨元龍百尺樓。天影漸看云影逼,山光長共水光浮。何如喚起文章伯,相與?酬一醉留。
殘云忽捲開,長空極高潔。偶坐歸云樓,何處無明月。
何限新桃李,春來樹樹花。不爭風雨惡,無柰委泥沙。
避跡山中已半年,貪涼頻到竹林邊。綠陰滿地日亭午,自枕松根企腳眠。
瓶花勢,面面總堪圖。清凈蓮花宜正直,欹斜竹葉愛蕭疏。大要忌胡涂。
松風庭院晝沉沉,頗愜浮生習靜心。童子曬書隨日轉,老僧分榻臥云深。滿前生意新栽樹,幾曲鳴聲久住禽。萬物于吾同一體,閒中收拾付清吟。
歸去人應問上都,飛蝗飛不到西湖。襄陽應有班師日,□□風傳幕有烏。
斂膝貪窗日,抽身避隙風。深藏破屋底,困處小樓中。舊雪積猶在,新霜凍未空。壺漿無剩綠,爐炭尚微紅。
憐兄獨歸去,花柳禁城春。此日難為別,東風忽趁人。天地雖為客,江湖亦采蘋。脊令沙際急,目斷一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