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
渡頭翠柳艷明眉,馬援征行在眼前,葛強親近同心事。
金鐙下山紅粉晚,弟侄雖存不得書,干戈未息苦離居。
逢迎少壯非吾道,
著處繁花務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
渡頭翠柳艷明眉,馬援征行在眼前,葛強親近同心事。
金鐙下山紅粉晚,弟侄雖存不得書,干戈未息苦離居。
逢迎少壯非吾道,
到處繁花盛開的這天,長沙城千萬人出門游玩。渡口翠柳如美人眉眼般艷麗,眼前仿佛浮現馬援出征的場景,又好似看到葛強與友人志同道合之事。天色漸晚,騎馬的人下山,身邊紅粉相伴。雖然有弟侄卻得不到他們的音信,戰亂不止,痛苦地與親人分離。迎合少壯之人不是我的處世之道。
著處:到處。
務是日:指在這天忙碌游玩。
馬援:東漢名將,曾出征交趾等。
葛強:晉代山簡的愛將,常與山簡出游。
金鐙:馬鐙,借指騎馬的人。
紅粉:指年輕美貌的女子。
書:書信。
干戈:指戰爭。
這首詩創作于安史之亂后,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繁。杜甫漂泊到長沙,在清明時節看到長沙城眾人出游的熱鬧場景,聯想到自己與親人分離、音信不通的處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清明時節因戰亂與親人離散的痛苦以及不隨波逐流的心境。詩中前半描繪熱鬧場景,后半抒發愁情,對比鮮明,體現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特點,在反映社會現實和表達個人情感方面具有較高價值。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如酒。
大教普聞天下轉。返樸全真,日用垂方便。方便真慈清靜愿。心通漸覺人情遠。上士高明容易勸。既悟玄風,早早忘知見。世事安能長久戀。不如認證元初面。
明星夜生角,遠倚紫垣中。四國仰照耀,寶劍出秋空。一朝化為石,下與沙礫同。牛羊或踐履,戮辱到兒童。位高知身危,退藏保其終。秋蟬啼枯枝,朝夕飲風露。豈無百蟲食,政以廉潔故。黃昏鳴聲悲,似欲有所訴。不受丹鳥知,反逢螳螂怒。隕身亦何辭,吾能改其度。
金帳羊羔酒里仙,醉觀皓鶴下瑤天。寒英忽舞顛狂絮,香燄俄開爛漫蓮。閬苑有花春未老,芳城不夜月空圓。茅齋僵臥袁夫子,也玩鰲山懶去眠。
片片落來輕,幽聽細細鳴。撲紗燈影靜,瀉竹夜深清。夢破黃蘆雁,愁添紫塞兵。何堪擊鵝鶩,蔡下不分明。
出峽長謠,過江孤嘯。秋笳聲里抽帆早。蓬萊三淺一相逢,何能青鬢長年少。鐵弩潮高,錢塘月老。江山如畫難重到。人間正有事無窮,不須便說相逢好。
月色秋逾好,波澄影更深。有人橫鐵笛,驚起老龍吟。
處士孤魂不可招,夜深疑與雪俱消。香流東閣風吹樹,夢過西湖月滿橋。隔歲冰霜哀契闊,空山玉雪想孤標。蕭蕭翠袖令人瘦,莫遣尊中一片飄。
攜手登高賦。望前山、山色如煙,煙光如雨。少日憑闌峰南北,誰料美人遲暮。漫回首、殘基冷緒。長恨中原無人問,到而今、總是經行處。書易就,雁難付。斜陽日日長亭路。倚秋風、洞庭一劍,故人何許。寂寞柴桑寒花外,還有白衣來否。但哨遍、長歌歸去。尚有孔明英英者,悵孔明、自是英英誤。歌未斷,鬢成縷。
一世名園,正暮雨方收,冷浸寒碧。釣月亭空,枕河廊杳,落霞總歸岑寂。劫塵漫憶。百年影事都陳跡。但剩得衰柳,晚蟬應識舊詞客。重到念往,半晌悲歡,夢回溪橋,曾駐吟屐。恁匆匆、番風幾換,韶光驚覺盡拋擲。襟袖露痕同淚濕。只有斜日,相共一水無言,斷魂還照,亂鴉殘壁。
暫寄鏡中影,誰知物外身。本來無色相,何處著纖塵。事業從飄泊,生涯付隱淪。千秋誰只眼,彷佛見吾真。
斷渚新莎日日生,蟠窗侵戶總多情。晚風雙屨苔應識,夜雨孤燈水自清。尺地未忘元化在,九天今見泰階平。鸕鶿鶴鸛年年事,不及鹍鵬萬里程。
每恨家居九陌東,朝衫無地引清風。關心漏待三更月,障眼塵飛一丈紅。勝境忽疑仙島近,好懷先遣俗緣空。彈棋瀹茗兼題句,不覺西亭日過中。
游人多入東林寺,將謂西林景不如。我策短筇行半日,水聲松韻更清虛。
長相思,思未央。路無辀,川無梁。春葩秋萼更代香。玉琴怕彈孤鳳凰。金針懶綵雙鴛鴦。鯉魚絕往來,鴻雁徒翱翔。音書竟何托,令人空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