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守勸農 其一
東郊春好近清明,小隊相羊為省耕。
扶路人歸皆喜色,應時雷殷亦和聲。
不妨密雨催花放,有底屯云妬月盈。
遙想一尊同客夜,燭花未剪已詩成。
東郊春好近清明,小隊相羊為省耕。
扶路人歸皆喜色,應時雷殷亦和聲。
不妨密雨催花放,有底屯云妬月盈。
遙想一尊同客夜,燭花未剪已詩成。
東郊春天景色美好臨近清明,官員們輕車簡從漫步去查看春耕。被扶持著的百姓回家時都滿臉喜色,應時而來的雷聲也像是和諧的聲音。不妨讓細密的雨催著花兒開放,那積聚的云為何要嫉妒月亮圓滿。遙想和客人在夜晚共飲一杯酒,還沒剪燭花就已經詩興大發寫成了詩。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相羊:同“徜徉”,徘徊、自由自在地走動。
省耕:視察春耕。
殷:形容雷聲。
有底:為何。
屯云:積聚的云。
妬:同“妒”,嫉妒。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任地方官時,在臨近清明時節去視察春耕。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農業生產是民生大事,詩人參與勸農活動,看到百姓積極春耕,心情愉悅,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勸農的情景,展現了鄉村的生機與活力。其特點是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積極樂觀的心態。
天上玉堂辭寵榮,卻持玉節按江城。
惟刑之恤民心悅,不怒而威吏膽驚。
有腳春來陶化日,無心云出雨蒼生。
個中運量常提醒,元氣循環晝夜行。
太湖之東水拍天,鮫人結室龍為淵。丁生胡為獨嗜此,清興直欲窺無邊。
洲頭高搆淩虛起,春風淡蕩吹香芷。不異幽人水竹居,還同處士柴桑里。
有時懷術出吳中,藜杖看山日幾重。云外經時多馬跡,花間坐處即仙蹤。
羨君愛山仍愛水,醉來掃向丹青里。戲墨與人不索錢,臨流更結湖中意。
湖中意,清且長,嗟予此樂亦不忘。歸將載得湖上月,為爾鼓枻歌滄浪。
舊是幽人宅,重尋釣雪灘。
三高不可見,一水至今寒。
大雅君能繼,清貧我亦安。
鷗盟重整頓,要揀兩漁竿。
江漠漠,雙塔露孤峰。倒射夕陽紅。
疏篷晚弄人爭渡,遠樹煙生鳥喚風。
這遙情,沙渚外,笛聲中。
切莫向、欞頭辜負酒。切莫向、岸頭辜負柳。
浪擲了,總成功。
閑話種桃尋道士,安排傭菜學英雄。
近黃昏,鐘初動,月如弓。
論交萬里外,意氣薄云天。
孤舟日已遠,擁書夜無眠。
驪珠從何來,光景明一川。
櫝藏懷永好,欲報心茫然。
畫角寒嘶玉漏沉,煖生殘臘且開襟。
階梅已放爭舒素,櫪馬無諠憶盍簪。
短燭頻燒驚轉斗,深杯共把到橫參。
今年筆札今宵祭,為祝明年莫苦吟。
捧讀瑤函,稔盡日、客懷安適。自別后、望風淚下,看云恨積。漫放長歌驚老驥,幸占再索夸連璧。算人生、何事可舒眉,箕裘襲。
干霄志,飛鵬息。殘雪印,賓鴻跡。贏凌顏轢謝,談經奪席。涉水登山多著作,養心健飯宜珍惜。待明秋、得意到東華,瓊林集。
碩德堪千載,高名重一時。黃槐隨鳳詔,彩筆對彤墀。
下座人皆仰,微言世所思。游輕駟馬貴,歸盡彩衣嬉。
問訟中途反,評才滿月移。不安林下席,將飽路傍饑。
當食推盤粟,妨民拔露葵。郭生難得友,鐘子信堪師。
以德應能壽,論年不及衰。壞梁歌已矣,朝菌忽先之。
罷市鄉人哭,憐芳楚老悲。酸風朝颯沓,寒雨夏凄其。
吊客來飛鶴,閑窗怨子規。自嗟逢世難,飲恨向天涯。
望海情何極,尋鄉夢每疑。煙塵銷未得,書札到何遲。
昔者趨庭訓,因之拜羽儀。稍能酬客語,才解誦親詩。
不以東床傲,殊深戶牖知。國憂期共奮,家難忽相隨。
廡下依皋伯,舟中學范蠡。提攜無異父,期許欲過兒。
離別奄逾歲,風流渺莫追。長歌淚如霰,何待峴山碑。
憶昔南樓舊使君。與君攜手躡浮云。
如今更到經行處,妙墨新詩得屢聞。
淮南路,楚江分。離尊相屬更論文。
明朝一棹人千里,多少紅愁與翠顰。
柔桑枝上聽鳴鳩,
曉起提筐上翠疇。
借問誰家春夢好,
半窗紅日未梳頭。
香草纏頭渾似錦,
螺錢束項美無瑕。
石家墻屋圍羅綺,
卻上嬌娥比甲花。
廿載樞機贊畫深,獨悲時事涕難禁。
艱屯誰是舟同濟,獻替其如突不黔。
衛史遺言成永撼,晉卿祈死豈初心。
黃扉聞道猶虛席,一鑒云亡未易任。
萬古瀾溪上,
無風浪拍空。
路窮橋斷處,
看子展神通。
常苦出城花不開,花開今日共風來。亦知誰便渠能主,獨步徐看數十回。
即使憐花何恁苦,不如開落任風吹。花開花落從渠得,柰記栽桃種柳時。
太尉門庭亦甚高,
王郎名重禮相饒。
自家妻父猶如此,
誰更逢君得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