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 其七 清平閣
彼美東堂下,方池誰鑿成。蕭侯慨不見,亦足窺典刑。湛湛魚可數,怗怗鷗不驚。此心有如水,通國號神明。
彼美東堂下,方池誰鑿成。蕭侯慨不見,亦足窺典刑。湛湛魚可數,怗怗鷗不驚。此心有如水,通國號神明。
群山高不極,回合越西城。秋入云根凈,霜歸石耳清。望中分樹色,空外落泉聲。地接天臺勝,人含太古情。林間孫綽賦,谷口子真耕。處處煙霞動,時時?鶴鳴。幾年守真素,一出見平生。莫遣山靈誚,應高黃霸名。
初月纖纖照露臺,枉將瓜果鬧嬰孩。今宵自有經年約,何暇閒情送巧來。
夜靜停舟傍水湄,隔舟人語許多時。起來試倚篷窗聽,盡是思鄉怨別離。
昨夜歸心已到吳,秋風相趣理荒蕪。蓬蒿一畝揚雄宅,桑柘千家范蠡湖。但覓丹砂扶老病,那能白發事馳驅。題詩為謝京華客,秦駐山頭一腐儒。
不知春向何處去。只把祁寒留住。熟食清明都過了,輕裘料峭,欲晴還雨。翻覆天無主。客來說過楊村路。滕六施威布雷鼓。又霰顆前驅負弩。柔荑新籜,頓逢伊怒。那管農夫苦。
太虛自是隔凡塵,惟恨神霄事不真。泥馬空遺玄圣像,池魚恐是小龍身。久知天上仙官貴,不救山中道士貧。舊宅固應存太史,徽稱早已號真人。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銷盡碧煙橫。山人睡覺無人見,只有飛蚊繞鬢鳴。
風雅詔屈宋,篆隸開鐘王。義精太史筆,百世宗潮陽。予生獨后時,志欲襲眾芳。不踐道德圃,游藝徒遑遑。長嗟竟焉如,嚴駕臨康莊。朝馳秦漢郊,暮稅鄒魯鄉。西州有佳人,鼓琴諧咸章。鏘鳴瓊瑤佩,絢粲芙蓉裳。攬衣愿從之,遠在天一方。習尚或庶幾,高節何可望。
四元遇。過華山、共臨秦地,詠歌談笑,暗闡重陽佳趣。無為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間阻。東連海上,奮三公高義,大開門戶。教行普。嘆我離群,忘形慵舉。內省無愆,外患何憂何懼。三光盛衰,交變萬化,恩害相生天地數。留身且住。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劇笑自知躋奧室,好詩安敢望門墻。饒君麗句春難敵,輸我朱顏鬢未蒼。
曾講彌陀經十遍。孤山疏鈔頻舒卷。事理圓融文義顯。多方便。到頭只勸生蓮苑。本性彌陀隨體現。唯心凈土何曾遠。十萬程途從事見。休分辨。臨終但自親行轉。
驛官亭鼓鼕鼕打,驛使星馳買官馬。府官奔走群吏趍,呵叱縣官如使奴。一時立限限鄉役,馬價頓增無處覓。賣田買馬來納官,買時辛苦納時難。縣官定價府官減,驊騮也作駑駘看。歸來拊膺向隅泣,門前索錢風火急。
怪底嚴寒候,花飛遍八荒。人皆欣歲事,我更念戎行。隴麥萌應綠,江云色半蒼。從來感格意,不在走群望。
此物不難知,一雄兼一雌。請將打破看,方明混沌時。
湖天已闊秋更闊,收拾不得難為題。欲把平生詩擔子,換三間屋住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