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主管小壺天三首 其二
棋枰外世故,喧靜信奇偏。
俗網恢三面,冰壺令一天。
時供詩友課,未斷宰官緣。
付我紅塵去,如君自半仙。
棋枰外世故,喧靜信奇偏。
俗網恢三面,冰壺令一天。
時供詩友課,未斷宰官緣。
付我紅塵去,如君自半仙。
棋盤之外是世俗之事,喧鬧與安靜實在差異奇特。世俗的羅網雖大卻有三面網開,你心如冰壺自有一片天地。時常與詩友交流詩作,也未斷絕與官場的緣分。讓我投身這紅塵中去吧,像你這樣自在仿佛是半個仙人。
棋枰:棋盤。
世故:世俗之事。
信:確實。
俗網:世俗的羅網。恢三面:源自“網開三面”的典故,比喻寬容。
冰壺:比喻心地純潔。
課:這里指詩友間的詩作交流。
宰官緣:與官場的緣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詩人與陳主管相識,看到陳主管在世俗中能保持一份超脫和閑適,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陳主管生活狀態的贊賞。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展現心境,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汩汩流光聽未真,黃昏無寄客中身。驛橋老柳如相識,一樣風塵陌路人。
不隨殘暑退青蠅,入眼囂塵漸可憎。靜里工夫君莫厭,夜窗重對短檠燈。羅襦襟解燭滅后,喝雉喝盧人散時。愿君莫忘點軒老,少小先蒙國士知。
禪塔巍然砥萬山,松風遙亂水聲潺。作官但看蒼云態,從俗休懷白鷺閑。午鼓填填催一飽,征夫莽莽換三班。無端搔首回僧盼,系我繩頭在此間。
霜蟾弄影窺金屋,么鳳吹香絢銀燭。繡羅小襪蹙雙蓮,翠袖垂肩倚孤竹。紅錦凍折水如車,寒衣遞到長風沙。莫遣朝云妒桃葉,寄將春信與梅花。
舳艫銜尾轉儲胥,閘溜垂虹接漕渠。廟食龍王亦何事,可憐湮沒宋尚書。
東山茅屋野人家,謝傅薔薇春著花。入市懶騎從事馬,開園時種故侯瓜。
九鎖靈宮隔翠霞,至人來往駕飛車。縣知天上神仙宅,只在山中宰相家。石鼎夜浮丹井月,瑤壇春暖碧桃花。我來不奈塵心渴,愿賜瓊田五色瓜。
是日重泉下,言探徑寸珠。龍鱗今不逆,魚目也應殊。掌上星初滿,盤中月正孤。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難踰。欲問投人否,先論按劍無。儻憐希代價,敢對此冰壺。
大地文章散縞纖,小堂風物倍清嚴。灑來竹里迷人徑,積向巖前訝虎鹽。但使曉寒欺短褐,獨宜久影泛虛檐。瓊花柳絮皆無用,誰擬新詞一斗尖。
夕行聞夜鶴,鶴鳴向天池。奇聲傅月迥,清思逐風悲。寥寥度霄漢,噭噭傷別離。華亭侶既失,衛軒寵亦衰。衛軒非我顧,華亭尚余思。蟋蟀悟寒候,商羊識陰期。不有慕類心,此情那得知。
車馬南歸兮惠我五闋,一唱三嘆兮亦孔之惙。盍置諸左右兮觀省昭揭,歲寒之歌兮聲聲激烈。
竹箭春江二月流,桃花紅映木蘭舟。聊因葉縣神明宰,一借仙鳧瀫水頭。
鳥親人語扮愚憃,浪撲金沙躓駿駹。風勁崖株蜷病骨,日斜古炮冷空腔。
明鏡面前過,現形無處躲。內外交相映,分明是兩個。我雖不是他,他卻真是我。他形緣我身,我身來何所。此中有妙理,誰能參得破。
歸義諸文武,隨軍到里閭。城池今異代,妻子復同居。全國兵家尚,安民治體初。英雄平海宇,仁厚是權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