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 溪亭
未識主人面,先為溪上吟。
澄潭依近岸,絕壁聳遙林。
領略襟期遠,登臨歲律深。
想當軒冕外,三嘆有余音。
未識主人面,先為溪上吟。
澄潭依近岸,絕壁聳遙林。
領略襟期遠,登臨歲律深。
想當軒冕外,三嘆有余音。
還沒見到主人的面,先為這溪邊景色吟詩。清澈的潭水緊挨著近岸,陡峭的絕壁在遠處樹林中聳立。欣賞這美景胸懷變得曠遠,登上亭子時已是年末。想來在官位名利之外,反復感嘆這景色余味無窮。
澄潭:清澈的水潭。
襟期:胸懷、志趣。
歲律深:指一年將盡。
軒冕: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聽聞周功父的溪園景色優美,雖未見到園主,卻被溪邊景色吸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渴望一種遠離官場紛擾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溪亭景色并表達對超脫名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語寫情語。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宋詩借景表意的風格。
水空流,心不競,門掩柳陰早。蕓暖書薌,聲壓四檐悄。斷塵飛遠清風,人間醒醉,任蝶夢、何時分曉。古音少。素琴久已無弦,俗子未知道。聽雨看云,依舊靜中好。但教春氣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
清監風流賀季真,先生端是昔人身。如何未老催歸去,要臥煙霞兩郡春。
小園曾不負芳華,索句延朋意興賒。病起已疏無量酒,春寒為勒幾分花。風微始恨人俱往,物累安知我有涯。韻勝襟期君未減,海棠應待好詩誇。
雨露桑麻晴夜話,清明花柳少年心。
昭靈積厚,混混坤輿。配天作極,陰慘陽舒。齊明薦享,百福其儲。庶幾來止,風馬云車。
松枝可餐不可久,蕨萁可舂難入手。書生身業值無年,翰墨千囷不充口。煙州何客釣寒魚,江郭誰門倚殘柳。琴臺歌管無處尋,惆悵東風幾回首。
江頭凍云宿不捲,薄暝寒霧迷前津。草閣瀹茗坐無夜,恐有扁舟乘興人。
京華幾年居,所得是佳菊。九秋歷三冬,閉門看不足。去年急鄂難,花開不及矚。出門星在天,滿地霜華肅。脫命息海隅,稍稍生事復。渡海移故根,殘書共一束。灌養寄老圃,憔悴不盈掬。別畦何葳蕤,哀此一寸綠。旬月未經過,蓓蕾忽紛簇。彭澤招我魂,粲然秋在目。乃知一息存,生理絕可續。天乎一物慈,長得依草木。
占寬閑,鋤浩渺。船艤水村悄。非霧非煙,生氣覆瑤草。蒙茸數畝春陰,夢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聽孤嘯。山淺種玉人歸,縹緲度晴峭。鶴下芝田,五色散微照。笑他隔浦誰家,半江疏雨,空吟斷、一犁清曉。
青山偃蹇不可呼,我行青山如畫圖。蕩舟春波并山去,青山盡處橫陂湖。周湖一百二十里,湖波極處山孤起。下臨滄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事幽興集天風來,乘風便欲歸蓬萊。憂長未釋天地隘,眼闊稍覺心顏開。酒酣重踏孤舟發,此興平生浩難遏。橫山西去復清溝,屠蘇巧構林巖幽。園翁剪花春在手,蟠回石磴窮雕鎪。興盡歸來月猶在,盤礴解裝春叆叆。呼童置酒復徘徊,明月清風如有待。臨水軒窗次第開,玉山自倒非人推。吁嗟勞生快意少,故園茅屋今蒼苔。明朝陰晴未可必,攜手重游定何日。借我仙人九節筇,直欲拄上太白峰頭立。
故第園林改,遺亭壁戶新。垂虹一橋月,夾繡兩堤春。花落俯流水,鳥啼懷故人。憑欄看翠竹,無意數游鱗。
仙人駕鶴上三清,壇石空留萬古名。昨夜碧天星斗爛,不聞朝禮步虛聲。
小窗秋晚綠陰涼,寂歷疏花作淡妝。長日可關人己事,自家磨墨自焚香。
晴雨花時游子意,寒暄秧信老農心。
長歲狎紛諠,新廬稍疏靜。虛名亦相累,簪佩來整整。青天戍樓柳,白日仙林杏。散書一長謠,消此清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