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場山次沈國錄韻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蒙紫翠間。
心遠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見野云閑。
寒泉宰木留千載,清磬疎鐘度兩山。
我亦湘城三徑在,湖邊歸去洗塵顏。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蒙紫翠間。
心遠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見野云閑。
寒泉宰木留千載,清磬疎鐘度兩山。
我亦湘城三徑在,湖邊歸去洗塵顏。
像玻璃盆外聳立著無數發髻般的山峰,我沿著小路進入云霧迷茫的紫翠山色間。心境悠遠最適宜這遼闊的天空,眼神明亮更能發現那閑適的野云。寒冷的泉水和古老的樹木留存千年,清脆的磬聲和稀疏的鐘聲回蕩在兩山之間。我在湘城也有歸隱的住處,打算回到湖邊洗凈塵世的容顏。
玻瓈盆:形容山間開闊如玻璃盆。千鬟:形容群山如女子發髻。
空蒙:形容景色迷茫、縹緲。
天宇迥:天空遼闊。
宰木:墳墓上的樹木。
清磬疎鐘:清脆的磬聲和稀疏的鐘聲。
湘城:可能是詩人居住之地。三徑:指歸隱者的住處。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游覽道場山,被山間清幽寧靜的景色所打動,聯想到自己在湘城的歸隱之地,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紛擾,詩人渴望遠離塵世喧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隱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乞得身歸荷圣時,登臨筋力未全衰。
楚祠草合三叉路,隋寺苔侵半折碑。
孤店不妨乘月宿,扁舟頻為看山移。
紅塵冠蓋真堪怕,還我平生白接?。
雪聲如飛沙,風聲如翻濤。
三更天地暗,雪急風愈豪。
頗疑虛空中,鬼神戰方鏖。
勝負要一決,利兵未肯櫜。
我如墮重圍,百計無由逃。
僵縮不能寐,坐起擁故袍。
自嘆老益貧,庭草常不薅。
惟酒不憚費,貸券如山高。
園蔬甘且柔,味不減豚羔。
醉此風雪夕,聊慰抱甕勞。
若耶溪頭春意慳,梅花獨秀愁空山。
逢時決非桃李輩,得道自保冰雪顏。
僊去要令天下惜,折來聊伴放翁閑。
人中商略誰堪比,千載夷齊伯仲間。
久矣望來使,潸然開訃書。
兩家通絕譜,千里泣靈車。
亦悟古皆死,所悲天祝余。
泉扃生氣在,故不羨曹蜍。
士厭貧賤思起家,富貴何在發已華。
不如為國戍萬里,大寒破肉風卷沙。
誓捐一死報天子,兜鍪如箕鎧如水。
男兒墮地射四方,安能山棲效園綺。
塞云漠漠黃河深,涼州新城高十尋。
風餐露宿寧非苦,且試平生鐵石心。
語訛覺齒疏,冠倒感發稀。
屢為曼容免,遂賦淵明歸。
今日天氣佳,雨絲弄斜暉。
起居惟所適,單復時易衣。
出游叩僧廬,歸臥掩漁扉。
一笑顧兒子,正爾良未非。
奇才初試發硎刀,疋馬秋風到上皋。
地近雖同三輔重,時平無復五陵豪。
極知穩步煙霄路,卻要微知郡縣勞。
歸去平津開首燕,吐茵應復忤西曹。
青藜杖出氛埃外,白版扉開水竹邊。
造物與閑仍與健,鄉人知老不知年。
齋居每袖持螯手,妄想寧流見曲涎。
昨夜小庭風露冷,菊花消息已先傳。
村東買牛犢,舍北作牛屋。飯牛三更起,夜寐不敢熟。
茫茫陂水白,纖纖稻秧綠。二月鳴搏黍,三月號布谷。
為農但力作,瘠鹵變衍沃。腰鐮卷黃云,踏碓舂白玉。
八月租稅畢,社甕醲如粥。老稚相扶攜,閭里迭追逐。
坐令百世后,復睹可封俗。君不見朱門玉食烹萬羊,不如農家小甑吳粳香。
放翁睡多少行立,人扶往赴鄰里集。
痛飲山花插鬢紅,醉歸棘露霑衣濕。
紗巾一幅何翩翩,庭中弄影不肯眠。
莫欺此老今衰甚,曾見高皇狩越年。
我昔西游邊,萬里持一劍。
風餐不自恤,露宿未嘗厭。
棧危余漢燒,山斷有秦塹。
敢夸胡羊美,但懷巴酒釅。
回首四十年,遠游每關念。
秋風跨蹇驢,尚喜道傍店。
老伶頭已白,相識不論年。
時出隨童稚,猶能習管弦。
煙林梅市路,風幔放翁船。
余酒堪同醉,君無惜醉眠。
束薪從澗底,及此不時求。
力比鵝黃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復恐成驕惰,三更起飯牛。
老來日月駛,秋令俄更端。
蟬號晚愈壯,螢火流空園。
西風吹衣裳,蕭然謝炎官。
飽食一事無,散發坐前軒。
河漢西南流,北斗何闌干。
坐久光彩變,缺月涌金盆。
欲睡復躊躇,草棘露已漙。
徂歲何足道,死生付乾坤。
歲歷還逾半,人生但可悲。
此身猶老健,隨處且兒嬉。
累瓦初成塔,埋盆又作池。
惟應上庭樹,不及髧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