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江歸舟中讀書
南風駕小雨,群山凈如沐。吾歸及新涼,所歷慰心目。
軋軋柔櫓鳴,臥見山起伏。推枕意悠然,還取我書讀。
平生領解處,于焉更三復。老矣百念疎,但欲斯境熟。
向來五嶺游,日力半吏牘。小心了官事,終覺媿惸獨。
世路自險夷,人情費追逐。翩翩孤飛翼,息蔭望林麓。
南風駕小雨,群山凈如沐。吾歸及新涼,所歷慰心目。
軋軋柔櫓鳴,臥見山起伏。推枕意悠然,還取我書讀。
平生領解處,于焉更三復。老矣百念疎,但欲斯境熟。
向來五嶺游,日力半吏牘。小心了官事,終覺媿惸獨。
世路自險夷,人情費追逐。翩翩孤飛翼,息蔭望林麓。
南風攜著小雨,群山像被清洗過一樣潔凈。我趁著新涼歸來,一路所見讓人心目舒暢。船槳咿呀作響,我躺著看山巒起伏。我推開枕頭,悠然自得,又拿起書來讀。平日領悟之處,在此又反復品味。我老了,各種念頭都淡了,只希望熟悉這境界。從前在五嶺游歷,一半時間都花在公文上。小心地辦完官事,終究覺得愧對孤獨之人。世間道路有險有平,人情世故讓人疲于追逐。我像那翩翩孤飛的鳥,希望在山林中棲息。
軋軋:象聲詞,形容船槳劃水的聲音。
柔櫓:船槳。
領解:領悟理解。
三復:反復誦讀。
疎:同“疏”,稀少。
媿:同“愧”。
惸獨:孤獨無依的人。
險夷:險阻和平坦。
息蔭:休息乘涼,此處指棲息。
此詩可能是詩人在五嶺為官一段時間后,結束事務乘船歸途中所作。當時他或許已厭倦官場瑣事,渴望回歸寧靜自然的生活,在歸舟中讀書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心境轉變。
看綻燭花雙蒂,吐瓣人剛到。羅幃笑揭聲還悄。悄悄問檀郎,為儂懊惱。漏盡了。怎和衣、枕頭歪靠。忙相抱。檀郎輕笑。試向卿卿道。如年永夜銅壺杳。聽來偏錯,故將人攪。未天曉。明朝細和伊表。
蹋雨敲門覓季夷,襞箋同和仲高詩。回思五十年前事,恰似今宵夢里時。
晦翁曾見嘆支離,老死禪門自不知。蓋腳遮頭論學業,寧憂雙眼會潛窺。欲知儒術異禪宗,只在公私小大中。讀罷遺言三兩段,廢書高臥便能通。
碧玉無消息。訝相逢、天然傾國。對試新茶,是翠羽銜來,歐家春色。漫買胭脂傳富貴,淡抹處、蠃兒染出。認花光葉影迷離,蜂藏蝶覓。湖山曉清寂。愛垂楊掩映,露華同浥。隔疏欞誰見,窗紗自碧。金谷前身應記取,壓多少、紅妝舊識。逗相思、無語風前,蘭心脈脈。
石蹬躡高危,仰見日觀峰。赤丸涌滄海,星河淡遙空。天雞發先唱,聲落野雞中。俯視群山巔,風色初冥濛。
插架牙簽勝石渠,蕓香百合辟蟫魚。一瓻擬就先生借,補讀生平未見書。
一陪鸞鳳入仙臺,四見薰風舞禁槐。自笑平生無夢到,那知今日以身來。紫宸朝退曉光寒,百吏奔曹一吏閑。便可云卿稱散秩,柰何名籍尚人間。
雁和霜咽。近作江南客。髡柳不堪人再折。一帶隋堤窗窄。風風雨雨天涯。錦帆何處人來。輸與閨中夜卜,明朝燈火清淮。
曉起仍行邁,征途一夢新。雁低如有信,馬急似無塵。青訝山長雨,黃疑柳自春。此身從袞袞,奔走豈由人。
塞草汀云護玉鞍,連天花落路漫漫。如今卻憶當時健,下馬題詩不怕寒。
冬山忽如睡,巖壑謝春菲。雨雪倦行役,羸馬慘不肥。連朝歷巑岏,早旭迷夕暉。山水非不佳,所苦筋力微。村舍倚山麓,鐙透白板扉。心急路轉迂,暝踏行人稀。雞犬已高臥,羊牛久來歸。終南有茅屋,惓念素心違。
長城血戰窟曾腥,百二雄?不在扃。安得將軍奮猿臂,生擒老上搗龍庭。絲綸遠大承皇祖,爵祿分明點客星。借問東南多竹箭,君王親發為清寧。
欲掃妖氣凈,巖疆戰不休。人猶爭馬革,天已厭旄頭。刁斗三更月,關山萬里愁。渠魁何日滅,非直為封侯。
峽口蒼蒼放水時,乾風吹落面前詩。可憐無地遮秋色,流出千山也自奇。
似君須向古人求,想見歸懷尚百憂。卜筑應同蔣詡徑,春風回首仲宣樓。漁吹細浪搖歌扇,天入滄浪一釣舟。谷口子真吾憶汝,何時更得曲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