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
竹葉帶曉露,茅簷起炊煙。蛩吟枯草根,犬吠壞垣邊。
田家亦何營,生理固足憐。風霜摧我稼,稂莠長我阡。
卒歲復何念,一飽未補前。我思昔之人,備豫理所先。
積倉徧郊野,甘雨盈公田。臨風重搔首,復古何由緣。
竹葉帶曉露,茅簷起炊煙。蛩吟枯草根,犬吠壞垣邊。
田家亦何營,生理固足憐。風霜摧我稼,稂莠長我阡。
卒歲復何念,一飽未補前。我思昔之人,備豫理所先。
積倉徧郊野,甘雨盈公田。臨風重搔首,復古何由緣。
竹葉帶著清晨的露珠,茅草屋檐上升起裊裊炊煙。蟋蟀在干枯的草根旁低吟,狗在破敗的墻垣邊吠叫。農家又在經營什么呢,他們的生計實在令人憐憫。風霜摧殘了我的莊稼,雜草長滿了我的田埂。到了年終又能想些什么呢,就算能吃飽一頓也彌補不了之前的損失。我想起古代的人,預先做好準備是理所應當的。那時倉庫遍布郊野,甘霖滋潤著公田。我迎著風不住地撓頭,恢復古代的良法又從哪里找機緣呢。
蛩:蟋蟀。
營:經營。
生理:生計。
稂莠:雜草。
阡:田埂。
備豫:預先準備。
徧:同“遍”。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農家生活困苦,可能遭遇自然災害,莊稼歉收。詩人看到農家的艱難處境,聯想到古代良好的農業治理和百姓富足的生活,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農家生活的艱辛,批判現實中農業生產的困境。其特點是描寫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文筆堂堂一世豪,養親滿意屈閒僚。秋來瘦菊燈前影,深巷誰過慰寂寥。
典午河山半已墟,褰裳宵逝望歸廬。翰林學士宋公子,好事多應醉里書。
鴉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有物飲碧水,高林掛青蜺。歷覽道更險,驅使跡頻暌。視聽易常主,心魂互相迷。浪石忽搖動,沙堤信難躋。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齊。出阻望汝郡,大賢多招攜。疲馬戀舊秣,羈禽思故棲。應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赫矣淳耀,俶載帝基。一戎以定,萬國來儀。寅恭潔祀,博厚皇祇。威靈攸在,福祿如茨。
隼鹯側目逼同林,南國驚飛失路禽。一月翻瀾風急襲,三秋茹苦病潛侵。宿疴直與棼絲似,多難終教大限臨。不異頓遭豺虎噬,追思往事恨難禁。
自是瀛洲第一人,玉漿麟脯幾曾貧。想今尚秉千金帚,欲掃蓬萊海底塵。
短世誰無死,深山獨有歸。送車晴起霧,埋碣夜生輝。晦朔雞鳴在,江山鶴夢非。剛言仁者壽,近事例多違。
何人彈鋏苦思魚,食肉而飛亦任渠。誰見東堂病居士,山僧乞食亦分馀。
笑海上、白鷗盟冷。飛過前灘,又顧秋影。似我知魚,亂蒲流水動清飲。歲華空老,猶一縷、柔絲戀頂。慵憶鴛行,想應是、朝回花徑。人靜。悵離群日暮,都把野情消盡。山中舊隱。料獨樹、尚懸蒼暝。引殘夢、直上青天,又何處、溪風吹醒。定莫負、歸舟同載,煙波千頃。
老桂孫枝并秀難,茲歡應是異常歡。共占素履孚天道,直擬書香繼祖官。胤祚幾人三世見,乾坤萬事十分完。名門德澤源流遠,還有云仍奕葉看。
驢背馱詩,鴟夷盛酒,曉踏蘇堤殘雪。露闕云門,璇階玉宇,照耀日華光潔。見說孤山,猶存老樹,清興一時超越。畫船歸、更有漁舟,此景頓成奇絕。還四顧、表里通明,高低一色,塵土不容毫發。卻憶韓郎,花開頃刻,誰得染根仙訣。雪后園林,天開圖畫,眼界迥然俱別。待黃昏、約取林逋,湖上朗吟香月。
壽酒年年泛菊花,依依嘉會憶君家。眼中舊夢都相似,只少劉郎手畫叉。
當年玉蕊冠京華,不獨人間壓萬花。曾使瑤池冰雪手,親來折向玉峰誇。
欣哉笑隱住中峰,本是鴻儒學說空。羅剎江頭潮未白,稽留峰下火先紅。青霄有路干丞相,紺殿無顏見大雄。若使斷江知此意,兩人握手泣西風。
三十三秋患難將,于飛莫更羨鴛鴦。心驚錦翼翛翛折,目送蒼煙縷縷飏。散去雙鶼馀只影,歸來一室獨回腸。當年許與同生死,信誓如山何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