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一七
達觀無畦畛,自狹叔季風。
典書有佳釀,飲徒常眼中。
彼醉我俱適,未覺介勝通。
剛制免寂寥,政復人得弓。
達觀無畦畛,自狹叔季風。
典書有佳釀,飲徒常眼中。
彼醉我俱適,未覺介勝通。
剛制免寂寥,政復人得弓。
以豁達的眼光看待事物,沒有界限之分,自己卻覺得叔季之風狹隘。典當書籍換得美酒,飲酒之人常在眼前。他們醉了我也都感到舒適,沒覺得耿介勝過通達。以剛直之性避免寂寥,正如同有人得到了良弓。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畦畛(qí zhěn):田間的界道,比喻界限、隔閡。
叔季風:指衰亂時代的風氣。叔季,指末世、衰世。
典書:典當書籍。
介:耿介,正直孤高。通:通達。
剛制:以剛直之性來約束自己。
政復:正如同。人得弓:出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的典故,這里有順應自然之意。
此詩是和陶淵明之作。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社會動蕩不安,他以詩文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作者和詩,可能也是處于類似的社會環境或心境下,借和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豁達超脫的人生觀,不被世俗風氣所左右。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和詩這一文學形式對古人情感表達和思想交流的作用。
西山名節太崢嶸,洪魏同時俱有聲。
斥去不妨為寶慶,出來亦只做端平。
事師如子何為諂,植黨旁人笑好名。
婺女諫官良解事,正邪辨析極分明。
南極秋來光燭天,琴堂此夕壽詩仙。
龐公戊子孰小大,寇相中元相后先。
制錦從容才有刃,嚼丹賦詠筆如椽。
交梨火棗君家物,從此蓬萊不計年。
吾莆諸壽雋,習靜魯靈光。
有子麒麟種,群孫鴛鷺行。
此行青眼眾,見謂白眉良。
通籍何愁晚,庭椿樂未央。
剡曲蓮池徹底清,即馳雋軌上蓬瀛。
抽黃媲白羞時學,漬墨磨丹勘舊經。
彤陛奏言殫藎直,玉皇動色賞忠精。
胸中列宿舒芒耀,藜火光分太乙星。
江峰映帶武夷青,幾度攜筇此地行。
韻士魁人鐘間氣,冰翁玉婿并時名。
世方爭效十鉆巧,渠自不貪三字榮。
料得平章風月暇,家書一閱萬金輕。
日誦江干餞別詩,端平局面改嘉熙。
調元金鼎人黃發,宣化朱轓君白眉。
否泰從來更代禪,乾坤此去愿平夷。
狂生迂闊真無用,飽飯山中倒接?。
崒嵂天外來,生平眼不識。道傍問行人,指此為何石。
云是江郎神,茲地顯靈跡。岳瀆孕精靈,陰陽陶器質。
壁立千萬仞,蔥然翠欲滴??~緲出塵寰,上與太清迫。
伏如蛟龍蟠,聳如麒麟逸。開如旌旗揚,斂如圭綬直。
交酬如大賓,相敬見顏色。特立如正女,齋莊不可昵。
勇如毛大夫,囊錐推穎出。烈如藺相如,挺身衛全璧。
勁如傅介子,叱咤在三尺。直如太史公,巉巖操史筆。
裒萃許精英,狀出大奇特。誰言造化工,于物無雕刻。
我來揖清標,倚杖立嘆息。年來天柱傾,誰是扶持力。
愿移此靈根,支拄天西北。三光五岳氣,要使合為一。
血食千萬年,與國同無極。
解褐去鄉里,宦游一紀余。抱戚今來歸,茫然無屋廬。
暮瞻還林鳥,朝羨趨淵魚。淵林各有歸,曾不魚鳥如。
元侯雅好義,假我舍北居。入門掃埃??,閑草以次鋤。
貧賤誰顧門,豈必容高車。余杭眾富家,碧瓦侵太虛。
土木雖無情,亦與儒冠疏。所幸并舍賢,昔年同詩書。
何茲瓦礫陋,復爾鄰璠玙。鄉田及同井,此義無忽諸。
天上儀隣懶趁班,愁云苦雨暗湖山。
絕憐黑黍紛披穗,空有決明鮮好顏。
憂國寸心增感慨,趨時俗駕倦追攀。
幕中幸自文書省,詩債無緣久不還。
吾愛清源顏養仁,筆端有力重千鈞。
奇才自合巍收第,他巧何妨且進身。
我老無能惟喜士,君名若出定驚人。
元宵相聚過寒食,不污東風一點塵。
岊亭邂逅又輕離,時事更翻幾局棋。
游宦明知同旦過,出山聊復救朝饑。
屠龍笑我真何用,躍馬追君已落遲。
卻有一般劣相肖,蘭階晚始長瓊枝。
年從爆火暗中移,椒栢迎歡上酒卮。
今日天晴宜麥熟,明朝春到報花知。
好奇漫說雞千跖,行樂都來黍一炊。
但得新年詩有料,不妨貧似去年時。
飽看布褐與軒裳,識破都如夢一場。
失鹿蕉間空咄咄,騎鵬天上去堂堂。
命真不遇才何負,人已無存德未忘。
珍重騅甥歌挽些,他年有淚灑檳榔。
九陌紅塵不肯居,攜家租屋住西湖。
月香水影賡和靖,雨色晴光憶大蘇。
詩比晚唐成冷淡,人如東野更清臞。
晴窗盡展芳編看,一片寒冰浸玉壺。
君過羊城見菊坡,先生不出意如何。
蜀噓淮沸人挺亂,京火郊雷天薦瘥。
石介不親逢慶歷,龜山何策救宣和。
狂生憂國頭如雪,送客無悰作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