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十詩上李侍郎 其二
客來自羅浮,遺我藥如粟。
茹之三頓首,已覺顏如玉。
飛浮日月傍,夜訪銀河宿。
和氣均人寰,坐使年谷熟。
客來自羅浮,遺我藥如粟。
茹之三頓首,已覺顏如玉。
飛浮日月傍,夜訪銀河宿。
和氣均人寰,坐使年谷熟。
有客人從羅浮山來,送我像粟米一樣的藥。我吃下后再三叩首,感覺自己容顏已如美玉般光彩。仿佛能在日月旁飛翔飄浮,夜里還能到銀河去住宿。這股和氣能均勻地散布到人間,讓莊稼順利成熟。
羅浮:山名,在廣東東江之濱,道教名山。
遺:贈送。
茹:吃。
頓首:磕頭。
坐使:致使,遂使。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題‘感事’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生活中遇到相關事件有感而發。送藥之事或許觸動了詩人,使其聯想到人間的祥和與豐收。
此詩主旨是借服藥一事表達對人間太平、五谷豐登的期盼。其特點是想象豐富,奇幻與現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美好愿景。
蕩滌真成快,氛霾不敢陰。
萬花恩澤了,二麥寵光深。
地勢瞻仙掌,河源識帝心。
馬頭迎霽色,詩句日邊尋。
師子嚬呻,象王哮吼。
云門北斗里藏身,白云因何喚作手。
三世諸佛不能知,貍奴白牯卻知有。
雨打梨花蛺蝶飛,風吹柳絮毛毬走。
聞道去年大雨雪,今年園林著花遲。
梅已寂寞桃淺深,膠序閉門那得知。
故人南來將二季,屋里衣香生春姿。
黃蜂紫蝶自顛倒,從容卻話初別時。
二季未幾能許大,我曹諱老寧非癡。
酥酪醍醐俱可口,何但療我渴與饑。
本朝亦有江金紫,誰道陳留人物衰。
使君修禊與民游,十里笙歌水面浮。
動地雄風云外起,截天雌霓雨中收。
登臺已有難并樂,擊壤寧無寡和憂。
卻憶內家新賜火,海棠無數出墻頭。
依然仙跡倚巖開,真館何年竟草萊。
今日梵宮方得到,舊時玄鶴也飛來。
一條澗水琉璃合,萬疊云山紫翠堆。
禪客夜深能共坐,滿窗明月正徘徊。
平生阮步兵,口不道臧否。
每笑謝著作,自是雌黃口。
閉門秋草多,金風搖白晝。
忽傳黃紙書,校藝群公后。
執鴈有楚越,佩劍無左右。
難畫渾沌眉,遽識齊宿瘤。
彭城陳夫子,笑我顏何厚。
為語陳夫子,人生無不有。
喜見石渾淪,忘言意獨真。
還尋石橋約,一洗客京塵。
香篆丹爐靜,詩篇彩筆新。
高霞不狐映,攜手洞門春。
鼎中大藥世難知,日月雙投姤不迷。
未必妙光方火棗,始思玄理號交梨。
溶溶朱粉飛云遠,湛湛神輝滿室齊。
一紀烹煎才得了,便乘鸞輅上天梯。
雙溪會處創危亭,我愛亭成不異名。
到此更誰分別派,同歸終見入東瀛。
清輝黛染環簷色,幽響琴傳出澗聲。
自信竹林林上美,剪裁今已屬賢明。
羌兵昔出皋蘭路,欲鏟新城無聚土。
煙烽照夜氣如霞,鐵馬連群歕成雨。
東西兩關同日破,股掌嬰兒絕哺乳。
鼓聲十日拔帳歸,至今猶說防城苦。
當時諸將無奇策,不敢彎弓向胡語。
橐駝西來金帛去,孽狐小鼠猶跳舞。
王師八月盡防秋,惴惴軍興恐編戶。
腐儒不用輒憂邊,廟堂有人制尊俎。
綠芰紅蕖照眼新,池塘風軟起青蘋。
遠山碧映重林暮,委徑香傳別洞春。
五月獨為長道客,滄浪自有濯纓人。
誰知雅意在丘壑,慚對箕嵩愧路塵。
欲識混沌初,請君觀曉山。
浩蕩有而無,云煙往復還。
流水意更新,四顧復聯攀。
日馭慎莫出,我要常蕭閑。
劉晨阮肇事多非,今日憑君子細推。
謾使仙宮由色欲,卻將紫府貯奸欺。
洞中清浄難容雜,穴里幽冥易變奇。
大是世人迷不悟,幾人喪命為狐貍。
新文博不繁,披誦已清魂。
意在諸緣外,心為萬法源。
猶龍誰可測,牧馬自微言。
三復難窮處,重來得細論。
神仙劉子夏,不愧許遠游。
今日秋風客,襟度更為優。
如何瑯玕紙,亦作李相投。
釋之還在手,愛涎隨不收。
霜渚望何限,鳧鵠遠嘯儔。
金篦識清揚,玉麈見風流。
新知雖云喜,果作新故不。
相期不用名,散盡人間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