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林子長計使
林侯上州麾,便飫大官飯。
左淮魚稻供,顧肯回一眄。
待人均待士,樂易屏崖岸。
懸知訖民庸,功倍而事半。
淮鄉舊樂土,兼有齊俗緩。
頃來南北雜,頗復煩城旦。
要須禁奪攘,立可息愁嘆。
為公泚銀筆,攘袂歌粲晏。
林侯上州麾,便飫大官飯。
左淮魚稻供,顧肯回一眄。
待人均待士,樂易屏崖岸。
懸知訖民庸,功倍而事半。
淮鄉舊樂土,兼有齊俗緩。
頃來南北雜,頗復煩城旦。
要須禁奪攘,立可息愁嘆。
為公泚銀筆,攘袂歌粲晏。
林侯您持節到州郡任職,很快就能享用官府的美食。淮河東部有魚米供應,您怎肯回頭看一眼。對待百姓如同對待士人,和藹平易摒棄高傲。料想您完成百姓的勞役之事,能事半功倍。淮鄉過去是安樂之地,又有齊地風俗的寬緩。近來南北人口混雜,很是讓服役之人煩惱。必須禁止搶奪之事,立刻就能讓百姓停止愁嘆。我為您恭敬地拿起銀筆,捋起袖子歌頌太平。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林子長計使:林子長,人名;計使,宋代掌管財政的官員。
上州麾:持節到州郡任職。
飫:飽食。大官飯:指官府的美食。
左淮:淮河東部。
眄:看。
樂易:和藹平易。崖岸:高傲、不易接近。
訖民庸:完成百姓的勞役之事。
齊俗緩:齊地風俗寬緩。
城旦:秦漢時的一種刑罰,這里指服役之人。
奪攘:搶奪。
泚:恭敬的樣子。
攘袂:捋起袖子。粲晏:太平、安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淮鄉可能因南北人口混雜等因素,社會秩序出現問題,百姓生活有困擾。詩人應林子長計使相關之事,依照其詩韻和次序進行唱和,表達對林子長治理當地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期望林子長能治理好淮鄉。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地方社會狀況和文人對官員治理的期待。
染柳煙消,敲菰雨斷,歷歷猶寄斜陽。掩冉玉妃芳袂,擁出靈場。倩他鴛鴦來寄語,駐君舴艋亦何妨。漁榔靜,獨奏棹歌,邀妃試酌清觴。湖上云漸暝,秋浩蕩,鮮風支盡蟬糧。贈我非環非佩,萬斛生香。半蝸茅屋歸吹影,數螺苔石壓波光。鴛鴦笑,何似且留雙楫,翠隱紅藏。
思量往事極分明。小徐卿,昵云英。蕭寺幽窗,檀板勸銀罌。兩小一雙瞄不盡,紅燭下,態盈盈。西風捲去隔年情。寺鐘鳴,記前生。落葉中原,恰又趲離程。淡月曉風昏似夢,和淚也,出層城。
燕臺逢午節,轉憶故園歡。艾酒邀鄰舍,蘭舟競急湍。綺羅蘸水影,歌管入云端。漫說兵堪辟,烽煙道路難。
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墳一座無?
文字工夫勝鏤冰,眼邊猶信耳邊聲。暗中摸索曹劉在,嘗鼎酸咸不待烹。
橫流滄海變,屹立禮山祠。接地吾私淑,登堂識本師。九江儒學派,三晉使君碑。不必遺書在,聞風百世思。
一夜無眠徹曉天,不知今日是新年。年因底事成添換,情亦無端起變遷。已是客中重作客,何勞緣外彊除緣。安心如此能安否,愁病公然到枕邊。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香國沈迷酒國醒。天涯都是海中萍。卻憐名字重旗亭。窺宋風流成惋惜,感甄心事易飄零。那堪抵死眼垂青。
明月垂楊獨樹橋,橋西熟酒好良宵。紅香細剝鶯哥嘴,嫩白鮮羹玉面條。
月到檐梅女字枝。幽人貪夜未眠時。自捲湘簾驚燕子,坐庭墀。露滑琴弦尋調亂,風欺爐火得香遲。花影滿身寒不起,少人知。自是詩腸別有腸。冰壺濯魄冷而香。二十四風徵好句,滿奚囊。錦字簇成花伎倆,新聲押就鳥宮商。誰按錦箏歌此曲,杜韋娘。
別院東風料峭寒,春衫已試脫應難。黃昏卻傍燈歸去,緩約花期幾日看。
造化勞我以生。休我以炮烙。
得過還須過。力作如何作。說甚餅焦,管他泥滑,且圖著火。任隴山,秦吉了聰明,好瞢騰些個。姑惡誰能那。急急歸休錯。提罷葫蘆,世間那有,鳳凰如我。嘆連朝,行不得哥哥,信天翁且坐。
兄弟初年事網山,髭須未出正童顏。我方盛壯今羸老,多謝新詩敘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