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仲醇徵君東佘山居詩三十首 其二十八
東軒曝背語成函,一飯忘君未可甘。主帥窮兵真計左,胡兒牧馬漸過南。沙場白骨高尋丈,御府朱提豈再三。卻把國觴連太乙,九歌深意許雅參。
東軒曝背語成函,一飯忘君未可甘。主帥窮兵真計左,胡兒牧馬漸過南。沙場白骨高尋丈,御府朱提豈再三。卻把國觴連太乙,九歌深意許雅參。
君王自擁鹔鹴裘,獵騎翩翩盡貴游。歸來錫宴傳封拜,狗監雞坊十二侯。
羽林十萬是親軍,漁陽鐵騎天下聞。廄馬長留太白壘,胡天驚散犬羊群。
今年天子又行邊,敕報旄頭照酒泉。乘輿自領驃姚部,內使宣頒九府錢。
山鳥嬉翔夕照邊,
野花零亂不拘妍。
淡煙一抹溪橋柳,
好似當年泊過船。
檐雨初乾團扇風,
夕陽芳樹綠蔥蔥。
蕉心榴萼俱無賴,
要與春衫相并紅。
劉生可是高皇裔,任俠由來重漢京。
六郡良家輸浩氣,五陵豪士屬荒傖。
雕龍雄辯金張館,獵騎橫穿衛霍營。
死難報恩如飲食,一言投合此身輕。
籍籍荊揚彥,猶聞坦丈夫。
義捐青玉案,恩贈執金吾。
蘭蕙春俱秀,芙蓉蒂并需。
片云迷五老,何以慰匡廬。
麟筆書春后,將銘絕世功。
馳書諭殊域,草檄下群雄。
滄海波全定,神州日再中。
東西朔南暨,齊頌黑頭公。
八十馀歲老儒生,
見帝諄諄勸力行。
應被伏生轅固笑,
兩賢終是十年兄。
維校在鄉,示民有防。
入孝出悌,為忠為良,斯邦家之光。
僰雨蠻煙寄一官,休圖溫飽自求安。
獨居無愧時加慎,持法宜平略尚寬。
封鲊史傳千古美,懸魚人重一身端。
宦囊莫計輕如葉,清白吾家素本寒。
匡廬萬古瀑,太白千秋才。
兩奇偶相值,后人何有哉。
及展舜舉圖,恍登文殊臺。
立起青蓮枯,來聽萬壑雷。
始知丹青力,可以回寒荄。
昔余賞朱生,颯爽埒李白。
喉間白龍掛,宛若瀑布直。
此圖傳李神,即呼朱亦得。
急還其家兒,置汝高齋壁。
好待寒月來,悠然想顏色。
易簡乾坤正理,
寬平雅頌真情。
何處如今更有,
壁間床下秋聲。
一水相忘輒自疲,
青氈情厚失先期。
從今不比鸕鶿數,
更欲棠陰借異時。
東方南海妃呼豨,
身是流離手采薇。
深夜驪龍都睡熟,
記君痛哭賦無衣。
既作湖陰客,如何更遠游?
章江昨夜雨,送我過揚州。
歲盡衣裳單,十日九多陰。門巷常寂寂,霜風吹我襟。
仆馬告云痡,蕭涼劍與琴。攬衣起長嘆,憑吊及古今。
隆中經濟才,能令典午欽。世無管樂人,誰與共幽斟。
從此至符秦,捫虱亦谷音。如何亢龍季,空山哭遺簪。
簣筱猶好名,避世終未深。遲暮方學道,嗟咜過令節。
逍遙齊物論,讀之心魂徹。死無封禪書,清風百世絕。
千秋富春山,終南不敢列。古來隱淪士,往往皆英杰。
桃花隔流水,便是神仙訣。觀生數榮落,罔識晉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