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以八字為韻 其七
一代無為翁,雅志屬丘壑。
至今玉雪句,為山鎮不若。
生平嵇生龍,何時令威鶴。
吊古但三嘆,九原如可作。
一代無為翁,雅志屬丘壑。
至今玉雪句,為山鎮不若。
生平嵇生龍,何時令威鶴。
吊古但三嘆,九原如可作。
有一位無為的老者,高雅的志趣在于山水林壑。至今他那如美玉白雪般的詩句,讓此山都顯得遜色。他一生如嵇生般有龍的風采,不知何時能像令威化鶴歸來。憑吊古跡只能再三嘆息,若九泉之下的人能復生就好了。
無為翁:具體所指待考,應是一位有高雅志趣、寄情山水之人。
雅志:高雅的志趣。丘壑:指山水林壑。
玉雪句:形容詩文如美玉白雪般美好。
嵇生龍:嵇生可能指嵇康,嵇康風姿俊逸,有龍章鳳姿之說。這里借指無為翁風采不凡。
令威鶴:令威指丁令威,傳說他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
吊古:憑吊古跡。
九原:指墓地,代指死者。作:起,復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詩人與陳宰、黃簿一同游覽靈山,在游覽過程中憑吊古跡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在游山玩水間觸發了對古人的追思,或許詩人自身也有對高雅志趣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人物逝去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憑吊一位有高雅志趣的古人,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豐富內涵,營造出清幽傷感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感表達。
違別未幾日,一日如三秋。猶疑望可見,日日上高樓。 惟見分手處,白蘋滿芳洲。寸心寧死別,不忍生離愁。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東路。素車誰家子,丹旐引將去。 原下荊棘叢,叢邊有新墓。人間痛傷別,此是長別處。 曠野何蕭條,青松白楊樹。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馀。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田橫五百劍孤身,轉眼關山半委塵。 白闕玉樓招客記,南滇彩璧說詩人。 蒼山夜黑云遮月,金馬天寒鳥怨春。 共說平章迷繡幕,至今應樂水聲頻。
三年冷眼笑吹竽,世態炎涼我自如。 卻怪天公亦人事,入邦便有雨隨車。
倚西風、招鴻送燕,年華今已如客。青奴一餉貪涼夢,昨夜酒紅無力。愁似織。聽鳴葉寒蟬,話到情無極。舞衣春入。嘆帶眼偷移,琴心不斷,襟袖舊時窄。 紅塵陌。誰寄佳人消息。任他珠網瑤瑟。金釵兩鬢霓裳曲,總是浪歌閑拍。長夜笛。且慢析輕勻,留醉酒壚側。煙青霧白。望殘照關河,睛云樓閣,何處是秋色。
碧峰橫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跡殘。 翠柏不凋龍骨瘦,石泉猶在鏡光寒。
有時云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望里依巖附壁,一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云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色,濃淡隨伊力。
記年時、人人何處,長亭曾共杯酒。酒闌歸去行人遠,折不盡長亭柳。漸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條似舊,問江北江南,離愁如我,還更有人否。 留不住,強把蔬盤瀹韭。行舟又報潮候。風急岸花飛盡也,一曲啼紅滿袖。春波皺。青草外、人間此恨年年有。留連握手。數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
傷離別。江南雁斷音書絕。音書絕。兩行珠淚,寸腸千結。 傷心長記中秋節。今年還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圓人缺。
愁入云遙,寒禁霜重,紅燭淚深人倦。情高轉抑,思往難回,凄咽不成清變。風際斷時,迢遞天涯,但聞更點。枉教人回首,少年絲竹,玉容歌管。 憑作出、百緒凄涼,凄涼惟有,花冷月閑庭院。珠簾繡幕,可有人聽?聽也可曾腸斷?除卻塞鴻,遮莫城烏,替人驚慣。料南枝明月,應減紅香一半。
落落梧桐樹,何年作鳳鳴。 試看千古翠,流盡一溪聲。
杳杳云間路,重重隔翠林。 數聲清夜后,來伴月邊吟。
泉下骨應朽,幽魂獨未消。 幾番清夜月,孤影度南橋。
為懷陶靖節,無復見其人。 誰種橋邊柳,猶含舊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