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葉少師歸閩四首 其一
傾都藹藹集歌驪,勇退三朝帝者師。熟釜銘功詶太傳,黃金鑄像憶鴟夷。午橋夢到懸車日,庚度秋清擊榜時。父老相呼看歸相,年來憂國鬢成絲。
傾都藹藹集歌驪,勇退三朝帝者師。熟釜銘功詶太傳,黃金鑄像憶鴟夷。午橋夢到懸車日,庚度秋清擊榜時。父老相呼看歸相,年來憂國鬢成絲。
把酒酹黃花,人盡陶彭澤。
三徑無資也是歸,此意誰能得。
漫頌北風詩,自愧南村宅。
憑仗秋山為解嘲,明秀森寒碧。
晨光吐熹微,溪上露華泫。
林烏掠舟鳴,余星帶云卷。
晨興寂無人,殘夢猶可緬。
群動機未萌,天倪尚鈐鍵。
勿慮何所圖,無翳不待剪。
山水靜悠悠,理會是非遣。
春已經旬,歷方換歲。六花依舊來呈瑞。
細思殘臘與新年,一般清絕元非二。
宿麥連云,遺蝗入地。坡仙有句誰能繼。
元宵此去日無多,會看霽色生和氣。
老碧蒙茸嫩葉齊,
一鉤斜月照幽棲。
清宵寒夢雖無據,
不到飛狐谷口西。
日暮東風芳草綠。衰柳寒蕪繞茅屋。
百樹雞桑半頃麻,數尺絲綸一竿竹。
此處掛冠涼自足。黃菊倚風村酒熟。
有時新月傍簾鉤,唱到白蘋洲畔曲。
輕風五兩此經行,曲岸停舟夜火明。
落日樓臺臨遠水,中宵鼓角起嚴城。
射書人去碑常在,洗耳風高俗尚清。
聞道園林多勝概,柳塘桃塢棹歌聲。
夜夜烹茶煮雪冰,
今霄霽色十分澄。
山窗坐落三更月,
爐焰猶然煖氣蒸。
歲盡愁難盡,情深慮轉深。生涯貧且賤,憂道古猶今。豈為求名論,空慚濟物心。斯文如未墜,千載有知音。
斯道從先覺,新民亦古人。生逢湯武世,跡近許巢鄰。俗務渾如舊,年華忽又新。一心能此念,萬物即皆春。
古來憂道者,往往不憂貧。己欲循天理,心惟濟物仁。冰霜初入臘,梅柳已知春。人事難為力,林泉獨善身。
高閣對橫塘,新燕年光。柳花殘夢隔瀟湘。綠浦歸帆看不見,還是斜陽。
一笑解愁腸,人會娥妝。藕絲衫袖郁金香。曳雪牽云留客醉,且伴春狂。
小綠間長紅,露蕊煙叢。花開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攜手處,往事成空。
山遠水重重,一笑難逢。已拼長在別離中。霜鬢知他從此去,幾度春風。
麗曲醉思仙,十二哀弦。秾蛾疊柳臉紅蓮。多少雨條煙葉恨,紅淚離筵。
行子惜流年,鶗鴂枝邊。吳堤春水艤蘭船。南去北來今漸老,難負尊前。
翠幕綺筵張,淑景難忘。陽關聲巧繞雕梁。美酒十分誰與共,玉指持觴。
曉枕夢高唐,略話衷腸。小山池院竹風涼。明夜月圓簾四卷,今夜思量。
何意靈仙窟,言從粵嶠窺。兩山開鐵甕,一水閟瑤池。
野徑穿田迥,巉巖指路危。石昂蹲虎象,潭黑隱蛟螭。
宿溜垂丹乳,陰崖潤紫脂。洞深合炬入,溪絕引舟移。
窅窕前仍卻,盤旋出復疑。捫蘿時陟巘,剔蘚遍看碑。
媧煉年誰紀,秦鞭跡若遺。經過成變幻,攀歷轉逶迤。
好結煙霞侶,來尋泉石居。飄然發長嘯,聊此坐銜卮。
幾朝花片落書奩,未信春光已屬厭。
猛省清明今日是,家家青柳壓朱檐。
杏苑春嬌,薄寒猶禁梨花信。踏青時節做輕陰,芳徑苔生暈。輕曳弓鞋未穩。殢游心、芹泥微潤。鴛鴦成對,游戲波心,雙雙相近。
閑悶侵尋,淚痕猶帶紅潮印。生憎燕子入空梁,似說離人恨。金鴨篆煙方燼。晦流黃、晚風成陣。十三樓畔,廿四橋邊,歸期偷問。
宿世良緣,蓬萊弱水看清淺。神仙會里捧瑤漿,碧藕排高宴。今夜流蘇半卷。到擘阮、吹簫庭院。緩斟低唱,銀箭頻催,翻嫌夜短。
紅袖多情,挑燈一送秋波轉。回頭慘淡動離愁,萬里關河遠。嘈雜華堂弦管。恍疑是、夢中來見。傷心何處,塞上悲笳,驚飛孤雁。
□無盡空諸有,孤立何須同參。
道人不置產業,寄跡孟家廢庵。
憂端不可櫛,病起天有霜。
予病復予憂,造物摧行藏。
李侯數枉過,摯意驅膏肓。
真長鬑鬑須,別軍七年強。
苦憶寒湖游,縈我朽腐腸。
侯也尤煦我,過客煩扶將。
誦詩寬君憂,諳病能相忘。
慎勿恤賤子,赪尾看郊魴。
此花所在宜開館,彼玉維瑤合比君。
每到黃昏成淡月,卻臨曉后作團云。
人閒偽采何如質,物里孤芳自勝群。
應笑馬嵬坡下女,太真為號系黃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