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
人間十日雪,已潤夸父渴。宿云忽披靡,羲馭與抑遏。
春從九地回,旋放牙甲活。主張披拂是,大塊司予奪。
椒柏追時序,鼓吹聽曉聒。詩壇有同盟,辦作銜袖謁。
得雪晴更佳,過是或為孽。群山半披剝,眾巧獻一閱。
懸知兵吏集,不待鋪木屑。令尹活人手,小試牛刀割。
廣文甘僻左,不肯事容說。與俗分樂事,盍以韻語說。
獨慙長須送,不量好時節。要須百篇富,趁此梅未葉。
正使領兕觥,快作湯沃雪。
人間十日雪,已潤夸父渴。宿云忽披靡,羲馭與抑遏。
春從九地回,旋放牙甲活。主張披拂是,大塊司予奪。
椒柏追時序,鼓吹聽曉聒。詩壇有同盟,辦作銜袖謁。
得雪晴更佳,過是或為孽。群山半披剝,眾巧獻一閱。
懸知兵吏集,不待鋪木屑。令尹活人手,小試牛刀割。
廣文甘僻左,不肯事容說。與俗分樂事,盍以韻語說。
獨慙長須送,不量好時節。要須百篇富,趁此梅未葉。
正使領兕觥,快作湯沃雪。
人間下了十日雪,已能滋潤像夸父那樣的干渴。宿云忽然消散,太陽也受到抑制。春天從地下回返,很快讓草木的嫩芽復蘇。大自然主宰著萬物的榮枯。人們按照時節飲用椒柏酒,聽著清晨喧鬧的鼓吹聲。詩壇有盟友,準備帶著詩作去拜訪。得到雪后又放晴更好,過量了或許成災。群山一半的積雪消融,各種美景一一呈現。料想兵吏會聚集,不用等鋪上木屑。縣令有救人的本領,小試身手處理事務。廣文先生甘愿處于偏僻之地,不肯去阿諛奉承。和俗人分享樂事,何不用韻語來表達。只慚愧長須僮仆送東西,不選好時節。要寫出百篇豐富的詩作,趁著這梅花還未長葉。即便端著兕觥大杯喝酒,也像熱湯澆雪般暢快。
夸父渴:傳說夸父逐日,口渴難耐。這里用“夸父渴”形容極度干渴。
宿云:隔夜的云。披靡:消散。
羲馭:指太陽,羲和為神話中駕日車的神。抑遏:抑制。
九地:地下。
牙甲:指草木的嫩芽。
大塊:大自然。司予奪:主宰事物的給予和剝奪。
椒柏:椒柏酒,春節時飲用的酒。
鼓吹:演奏樂器的聲音。曉聒:清晨喧鬧。
同盟:指詩友。
銜袖謁:帶著詩作去拜訪。
過是:超過這個限度。孽:災害。
披剝:指積雪消融。
眾巧:各種美景。
懸知:料想。
令尹:縣令。活人手:有救人的本領。
小試牛刀: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廣文:指鄭虔,曾任廣文館博士,這里泛指清苦的文人。僻左:偏僻之地。
容說:阿諛奉承的話。
盍:何不。
長須:指僮仆。
兕觥:古代用兕牛角做的酒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描繪雪后景象和文人雅集來看,可能創作于冬季下雪之后。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與詩友相聚,面對雪后美景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雪后景象和文人活動,突出雪潤大地、萬物復蘇之景,展現文人雅趣。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君從何處來,遺我明月珠。明珠亦何為,可以照光儀。光儀君不顧,照之令心悲。君從何處來,遺我綠綺琴。琴聲亦何為,可以揚芳音。芳音君不聽,彈之傷我心。君從何處來,遺我紫鷥笙。鷥笙亦何為,可以揚清聲。清聲君不聆,吹之感我情。
相違動幾載,相見未盈旬。又復嗟行役,何以慰勞人。秣陵風土美,首夏如晚春。柳外鶯聲碎,雨后山色新。子戀秦淮水,予逐京洛塵。同是天涯客,誰辨出處因。臨岐勸子歸,憫默不能陳。子歸無他好,柴門荷主仁。巨觴置我前,再酌情已申。各自愛光景,毋令遠游頻。
東坡居士客無聊,前后賦成與世超。冒月乘輪過赤壁,怕公把我當參寥。
晚涼浴罷閒無事,水閣東頭看月生。
群山入夏翠如澆,曬藥得余隨處聊。水火竹筒煙裊裊,漢唐故事話迢迢。挑魚越嶺萬州販,呼狗搜山鄰寨苗。活計暫停來聚首,納涼閑侃到茅寮。
梧西女陳氏,顏色絕勝玉。阿耶燈窗下,古傳常暗讀。義須嫁官人,麻枲心所足。兵麾忽東指,烽火蔓平陸。魚鱉遭顛連,雞狗同迫逐。猰貐哆其口,反噬機上肉。母子泣相誓,寧死不汝辱。春輝黯門楣,寒日照鬼錄。皇天實鑒臨,家廟為慘肅。髽婦亦在難,自判受命獨。臂血濺賊衽,賊嘆為斂縮。差差白刃間,偉節驚耳目。荒野云雪暮,緬想會深竹。水流風悲鳴,星迸萬羽鏃。回首陷沒地,何限委溝瀆。大參行當來,恤典具簡櫝。前湖百世祀,明妝儼車服。從以雙素鸞,配享疇敢黷。孤蓬任漂轉,馀齒寄草木。倡茲三貞篇,庶用矯浮俗。
回翔波間風,的歷葉上露。清池結素彩,華月映微步。云陰花房斂,雨歇芳氣度。欲去拾明珰,踟躕惜遲暮。
春來不到鳳凰坡,辜負江頭《白苧》歌。輕薄衣裳宜換夾,軟紅泥土不沾靴。鶯緣夢短嗔啼早,雨為花疏厭聽多。只恐新晴便零落,南風吹老樹陰蘿。
端本堂開正萬方,儒臣日日近儲皇。講明治道稱堯舜,歷覽人文備憲章。
北風竟日吹寒雨,云濕天低鳥不飛。殘雪山中消已盡,早梅江上見猶稀。年光忽去足可惜,壯心空在每多違。東郊明朝春色動,樓前應可瞻晴輝。
只說歸期為底忙,春風九奏奉花王。芳菲莫管前驅盡,末后殷勤最久長。
第一江山,霧鬢淩霜,數抹楓紅。矗孤行巨艦,征帆欲舉,天垂壁壘,落日初熔。戟折蒼黃,沙沈鎖鏈,化作飛虬飲雨虹。后庭闋,問興亡何據,幾個英雄?呼來明月殘鐘。執鐵板銅琶唱軾翁。攜陶樽濁酒,狂盟怪侶,情癡鶴圣,芻狗潛龍。千古悲歡,嘯吟都付,一葉焦山載恨東。斷涯裂,挾六朝風雨,濤震聲中。
蘭陰蒼蒼北固遙,中洲水面似金焦。欲把湖頭比溪上,若個三山在六橋。
綠槐庭院晝陰清,門外魚罾曬晚晴。坐有盤餐延客慣,居無塵累覺身輕。尋常行樂須同調,信宿淹留未盡情。攜手過橋仍一笑,海天空闊遠山橫。
同人昔汎西湖水,錦纜牽船鏡光里。云霧難窮夾岸山,樓臺亂擁前朝寺。吹簫夜登保叔樓,青林明月影倒浮。遠窺天竺西方景,近指蓬萊東海游。當庭揮翰疾如雨,簿書不得妨歌舞。風流蘇白疑可招,意氣雷陳暗相許。鸞鵠分飛西復東,尊酒放歌難再同。汪生提畫忽示我,佇立感嘆懷高風。看生豪氣吞四方,轉眼便登冰玉堂。承家節操豈相忝,東人歌頌長洋洋。窮巖舊詩如可識,為掬湖波洗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