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 其四
平日四方念,見謂石作腸。
即今還家夢,絆驥首屢驤。
不作垂橐嘆,藏書頗青箱。
此燈可無傳,兒孫共翁長。
平日四方念,見謂石作腸。
即今還家夢,絆驥首屢驤。
不作垂橐嘆,藏書頗青箱。
此燈可無傳,兒孫共翁長。
平日里心懷四方,人們都說我心如鐵石。如今歸家之夢不斷,就像被羈絆的駿馬頻頻昂首。我不發出窮困的嘆息,家中藏書頗豐。這燈火傳遞的學問可不能斷絕,兒孫要和我一起長久傳承。
石作腸:形容心腸如石頭般堅定,不為外物所動。
絆驥:被羈絆的駿馬,比喻受到束縛。驤:馬昂首的樣子。
垂橐嘆:指因貧困而嘆息。垂橐,空袋子,比喻窮困。
青箱:指世代相傳的藏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心懷四方抱負卻無法歸家的狀態,或許當時社會局勢不穩定,詩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受到阻礙。但他依然保持樂觀,重視家族文化傳承,反映出他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人生追求和對家族傳承的重視。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質樸語言展現復雜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
事母憂無日,殷勤糜粥間。東西為客倦,日夕弄雛閒。敝絮慚王霸,芳華悅令嫻。醇醪新釀就,白發有溫顏。
盻盻望秋至,今宵夢亦秋。鵲銜蟬噪急,云帶漢光流。有酒難獨醉,無人堪說愁。如何不歸去,閑老荻花洲。
出仕慚無補,長年詠式微。天公憐我意,一旦許來歸。綠鬢久垂雪,壯心今已灰。翩然歸舊隱,端似再生來。身既遠市朝,足不到州郡。但知食與眠,此外不暇問。秋來宇宙清,雨后山澤潤。老農喜我歸,時報豐年信。四圍山繞舍,一帶水平湖。遠近俱堪畫,登臨自足娛。開門無一事,終日飽看山。石罅鳴流水,翻驚響佩環。閑穿脩竹行,時把孤松撫。身世兩相忘,恍如居洞府。人心生劍戟,世路足風波。祇有歸田好,誰能自揣摩。為邑赤城下,豈欲尋赤松。我家幸不遠,杖履會相從。新詩遠寄將,字字脫塵俗。時節近重陽,何由同把菊。
圣世應看鳳鳥飛,賢聲早重帝王畿。宓琴風滿松滋治,楚紼云愁薤露晞。重到一丘懸榻在,空懷千古寸心違。寒煙細草年年長,白璧青山夜夜輝。
野老何堪太史情,醇醪分注玉壺清。天生我有江湖興,獨自推篷對月傾。
傷心偏又多情日。呵掌已非花。韶光流水,朦朧片段,指縫流沙。兌情紅酒,泛波青眼,別屬人家。剩來回憶,孤燈時候,拍入紅牙。
闌干河漢已西傾,獨坐披衣過五更。檐馬丁東風外響,田車歷轆月中行。忘形沙鳥知人意,窣地山云不世情。露草霜筠有幽意,詩題分付候蟲聲。
王君大隱徒,脫略當世務。結樓紅塵中,宛有滄洲趣。窗含夫椒云,簾卷洞庭雨。暮看煙鳥還,朝見風帆舉。身將杳漠俱,心與鴻濛侶。即此是真游,何須在巖渚。
百川俱會。大海所以深。群材既聚。故能成鄧林。猛虎在山。百獸莫敢侵。忠臣處國。天下無異心。昔我文祖。執心且危慮。驅剪豺狼。經營此天步。今我受命。又無敢逸豫。惟爾弼諧。各可知競懼。
月戶花階凡幾度,盡把芳尊囑付。轉眼濃華故,鸞膠總被秦娘誤。榆莢楊花曾入賦,也解漫天飛舞。夢覺西堂午,琵琶聲斷聞鸚鵡。
白楊花飛江水黑,江頭行人頭盡白。青山日出煙塵昏,馬上誰為都門客?都門豪客長安兒,蒲萄百斛柳千絲。戎裝玉駿邯鄲姬,虎旗繡簇紅鴉啼。長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見游人歸。游人歸,醉滿堤。青草長,征馬嘶。
結廬將傍白云隈,莫記塵游歲屢回。誰為陽城更下考,祗應彭澤賦歸來。山中猿鶴休多怨,沙上鳧鷗豈浪猜。三徑久荒違二仲,清尊花下擬重開。
凄凄寒月照宮門,十二釵環掩淚痕。露草不沾仁義血,秋花空怨弟兄魂。逆奴豈是封侯骨,烈女何曾解訟冤。子弟八千徒有力,青天無路報恩人。
偶從物外識人豪,鳴鶴求聲出九皋。自是欲閒閒便得,不妨煙雨一停篙。
誰琢翠嵐如許工,晴巒洶涌欲穿空。一塵不動心齋處,寸縷初飛鼻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