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靈關穩跨驢。」安節將去,為誦此句,因以為韻,作小詩十四首送之 其六
故人如念我,為說瘦欒欒。尚有身為患,已無心可安。
故人如念我,為說瘦欒欒。尚有身為患,已無心可安。
人生實苦相,種種含悽酸。尋常暗飲刃,不在血流川。受者徇一瞑,見者猶纏牽。一端偶接觸,萬象疢當前。反觀儻自覺,不暇人悲憐。陳陳往不復,孕自無始年。誓度無量劫,佛力何有焉。寥廓望前修,褊心遣誰安。徑情絕隱欺,差覺靈均賢。
西嶺障斜日,澄江來繞門。歸鴉千萬點,暝色入遠村。
幾輩清芬掩墓門,年時弦誦憶同群。也知帝意憐嬌弱,多遣巫陽引倩魂。
流水孤村,愛塵事頓消,來訪深隱。向醉里誰扶,滿身花影。鷗鷺相看如瘦,近來不是傷春病。嗟流景。竹外野橋,猶系煙艇。誰引。斜川歸興。便啼鵑縱少,無奈時聽。待棹擊空明,魚波千頃。彈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黃昏近。江風緊。一行柳陰吹暝。
春日陽關道,鶯聲滿上林。來從金谷曉,飛度玉樓陰。柳嫩難分色,歌停稍辨音。明朝空解語,人去落花深。
人臣位極更封王,欲逞聰明亂舊章。一死有誰為孝子?九泉無面見先王。輔秦應已如商鞅,辭漢終難及子房。虎視南人如草芥,天教遺臭在南荒。
社近記穿黃繭子,雨前趲摘紫槍旗。
洞口春陰長綠苔,云關斜傍竹林開。城中車馬人如沸,誰似先生肯獨來。
多涂趨一軌,何事為生機。發憤以忘憂,孔叟乃孜孜。平生已半世,晨光乍熹微。常恐墮幽憂,聞道曾無時。山空露氣盛,蟲吟不肯遲。耿耿對無寐,孤燈我因依。
燕坐修白業,焚香觀黃庭。清霄降真侶,弭節或見聆。
楚腰一捻。羞剪青絲結。力未勝春嬌怯怯。暗托鶯聲細說。愁蹙眉心斗雙葉。正情切。柔枝未堪折。應不解、管離別。奈如今已入東風睫。望斷章臺,馬蹄何處,閑了黃昏淡月。
未到斜陽已斷魂,重來愁絕舊朱門。杜鵑啼盡斑斑血,灑入桃花不見痕。
奇才不泄神仙事,抗疏曾干世祖知。每恨南邦本無罪,比留北使欲何為!忠魂久掩孤城館,褒詔新鐫二品碑。地下若逢奸似道,為言故國黍離離。
北都冠蓋地,西郭水云鄉。珠樹三花放,鸞旗五色翔。雞翹輝鳳渚,豹尾殿龍驤。駕擁千官仗,帆開百尺檣。屬車陪后乘,清道肅前行。河漢元通海,湖山遠勝杭。經綸屬姚宋,制作從班揚。瑞繞金根動,聲搖玉佩鏘。春陰飛土雨,曉露挹天漿。御柳枝枝綠,仙葩處處香。葵傾惟日向,荷偃借風張。寶馬鳴沙路,華舟迥石塘。金吾分禁籞,武衛四屯箱。小大濡深澤,仁明發正陽。皇皇星斗潤,落落股肱良。朝野崇無逸,邦家重有光。賜租寬下國,傳詔出中堂。布政親巡省,觀民或怠荒。麥禾連野迥,桑柘出林長。樂歲天顏喜,回鑾月下廊。
畫角吹來歲月深,譙樓無古亦無今。不如歸我龍山去,松柏青青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