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上人
云出任西東,飄然意莫窮。
山川生眼界,巾舄徧區中。
去去曾無著,勞勞本是空。
梅谿人可見,重爾似泓公。
云出任西東,飄然意莫窮。
山川生眼界,巾舄徧區中。
去去曾無著,勞勞本是空。
梅谿人可見,重爾似泓公。
云朵自在地飄向西方或東方,你也如這云朵般飄飄然,心意難以捉摸。游歷山川開闊了你的眼界,你穿著巾鞋走遍了天下。你離去時無所牽掛,勞碌奔波本也是一場空。在梅谿或許能見到你,我敬重你如同敬重泓公一樣。
任西東:任憑飄向西方或東方。
巾舄:頭巾和鞋子,代指人的行止。
區中:指人世間。
無著:無所牽掛。
勞勞:勞碌。
泓公:東晉高僧,此處借指回上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佛教盛行,文人與僧人交往頻繁。詩人送回上人云游,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回上人,突出了回上人的超脫自在。其特點是意境空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交流及對佛教思想的接納。
一霎天多變,晴光墮碧涔。雷鞭山脊斷,云護草廬深。故紙堆成夢,群蛙鼓作琴。清風何必約,涼熱在予心。
清池帶靈岫,長林郁青蔥。玄鳥翔幽野,悟言出從容。鼓楫乘神波,稽首希晨風。未獲解脫期,逍遙丘山中。
內庭秋燕玉池東,香散荷花水殿風。阿監采菱牽錦纜,月明猶在畫船中。
細數班行,阿誰是、調元手段。君不見、當涂往歲,饑民流散。天幸立庵來歇馬,留心濟糶無遺算。未須臾、千里復安居,無愁嘆。公與相,天皆愿。天施報,如符券。看青州陰騭,富公公案。已筑新堤旌異數,便膺虛席非常眷。待明年、弧矢再垂門,蒙宣勸。
九天飛下玉花繁,喜入長安十二門。獨醉且須溫臘酒,迎新又欲帶青幡。昔年蹤跡寄江頭,雪屋梅村自一邱。醉里卻疑身是夢,爛銀樓閣看瀛洲。
又聽黃河吼。這歌聲,秋潮澎湃,曾驅頑寇。南國早膺簫手譽,西渡正雄抱負。論苦學,人間稀有。民族深仇身世憤,趁驚飆,注入宮商手。大風曲,騰眾口。颼颼山雨將來候。猛東歸,熱情噴薄,歌呼拼斗。喉舌無端遭堵縛,掉手幡然北走。新燦起,英腔北斗。億萬工農同脈搏,薄云霄,高藝凌鷹鷲。雖夭折,永不朽。
一宿招提境,歸心樂意濃。東流碧沼靜,西照夕陽紅。此日留新墨,他年憶舊蹤。塵龕誰是伴,明月與清風。
癭庵閑里說春明,不免當時月旦生。似汝溫柔風雅性,國中慚煞塞侯名。
江海本無波,飆風不停吹。我心與境接,日夜紛交馳。若了心境幻,彼此不相知。
天氣初長日困人,近來詩稿懶謄真。偶思靜作蠅頭楷,用盡秋毫未入神。
四海哀良弼,百年憶老成。西風吹畫翣,落月照丹旌。相紱懷當日,戎冠識舊名。我為天下念,回首一沾纓。
扁舟閒度峽山云,遙望旌旗曙色分。一水中流通楚越,兩禺高峙倒星辰。凌空古閣堪留夢,入洞名花笑向人。海國太平公等在,欲磨崖石記斯文。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舉得十分,未敢相保。攜條拄杖閑行,切忌回頭轉腦。
翩翩好作一行飛,孤影憐余鬢欲稀。每憶高堂春酒熟,夢中齊著老萊衣。
山樂雨鳴清曉。鳳翥倚垣風掃。展簟夢回涼更好。怕入秋聲早。密掩書窗悄悄。避卻炎蒸多少。葉如界紙,心似柚書,聊供揮草。